到时候了,该让这对孪生兄弟见面了。青檀和燎草经过选检,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作坊,正式开始了室内加工。更精细的工序开始了,混后的皮草经过碓皮、切皮、漂洗,加入杨桃藤汁之类的植物胶,再进行踩踏。踩踏即踏料,顾名思义,自然是用脚踩踏,踩匀,使皮草充分混合,成为料球,像个面粉团。然后是袋料,将踏成团的料球,放进纱布袋里,扎紧袋口,系在一根竹竿上,在水池里来回搅动。原料中的浆汁经过过滤,源源不断地注入水中,形成纸浆。接下来才是捞纸、晒纸和检纸,一张宣纸总算大功告成。
从投料到成纸,宣纸的生产一共要经历十八个环节,计一百零八道工序,历时三百多天。慢工出细活,匠心出精品,久久为功,千锤百炼,哪一道工序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就可能功亏一篑。
宣纸的兴盛,与泾县小岭村曹氏家族有关。八百多年前,南宋末期,为躲避战乱,曹氏一支在曹大三的率领下,来到泾县小岭。然而小岭山多田少,资源匮乏,无法维系生存。面对窘境,曹大三没有消沉,更没有改迁别地。当时,泾县及周边的老徽州地区,多有造纸作坊,曹大三及其子孙亦以此为业。不同的是,曹大三对当时的纸业现状并不满意,他苦心孤诣,决心要造出一种举世无双的纸来。整个唐代,加工纸风行,什么墨光、冰翼、凝霜、蝉翼等佳纸丽笺层出不穷,宣纸匿名不显。
宋代,宣纸的需求量虽有所增加,但泾地宣纸生产却日渐衰微,无法满足需求。曹大三率族来到小岭定居后,不断改进工艺,精益求精,将宣纸制造技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泾县宣纸遂一枝独秀,名扬四海。曹氏纸坊精品宣纸的出现,震惊了世人,一时惊为天物。“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到了清代,小岭有十三个山坳,当地人称山坑,坑坑造纸,一时间就有了“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热闹场景。
青檀、沙田稻草,当天物遇上匠心,想不出绝世精品都难。宣纸离不开泾县这方水土的天然馈赠,“皮、草、水、技”,缺一不可。日本人也曾处心积虑地将青檀的种子带回国内,精心培育。无奈,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差别,制出来的和纸就是无法与宣纸媲美。宣纸属于泾县,属于皖南的这片山水。离开了这里,它就水土不服,南橘北枳,天壤之别。曹大三迁居泾县小岭时,周边地区以纸为业者众多,何以最终只有曹氏掌握了宣纸秘诀?
这当然与曹大三及其子孙的聪慧和努力有关。在家族资料和当地志书中,鲜见他们如何攻克技术难关的文字记载,但是,仅从宣纸生产烦琐却绝对有条不紊的工序里,可以看出,它们绝非一日形成,而是在长期的生产中点点滴滴不断积累和改进的结果。它们是一条长长的链子,一环咬着一环,且耗时长久,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匠心,需要敬畏的态度,专注的精神,日复一日的艰苦磨炼,还需要神助般的灵光乍现。
宣纸是天赐神物。没有它,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就无所依附。所以,李可染大师才会情不自禁地向纸工鞠躬。他是在感谢纸工们的匠心,将天物变成了神器。
对着光亮举起一方宣纸,可以清晰地看见纸内有一团一团如云朵般的絮状物,这就是青檀的纤维,它已去芜存菁。风起云涌,像林涛起伏,又像万叶吟风。檀的灵魂仍在,只不过,通过匠心的加工,通过一双又一双手,它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获得了新的生命。宣纸的最大特点就是洇墨。洇,指水墨着纸后向四周散开。依助于檀的纤维,纸上的水墨获得了无数坦途,它天马行空地奔跑着,如花般地自由绽放着,成为一门辉煌的艺术。
宣纸没有秘密。不过是青檀、沙田稻草和山泉,不过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