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与茶马古道

当时穿梭在鲁史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多由几手组成,一手五匹骡马,颇为壮观。一手由马锅头、伙计和护卫人员组成,一个马队后面,还会跟着一些结伴同行的商人和赶脚人,就跟当年尾随在马帮后面赶路的徐霞客一样,马帮走他跟着走,马帮歇他也停下。这样,既不寂寞,也更安全。人多势众,马帮也不排斥有人同行。

随着交通的发展,古道和马帮在许多地方早已淡出历史舞台,但在鲁史一带,现在依然有马帮存在。公路没有修通的地方,需要运送物资或者其他材料,马帮驮运还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在村子里干活,马帮也有用武之地,因此,很多人家都一直饲养着骡子,一匹两匹不成规模,但组成马队就声势浩大了。有些村寨的田地离村子较远,每到耕种或收获的季节,村里的骡子就会组成马帮去驮运,一天驮几家的,几天就可收尾。

三哥以前赶过马帮,还是很有经验的马锅头,从新塘到鲁史到公郎交公粮或到巍山驮物资,规模不小,我对此印象很深。他曾经告诉我,以前马帮过青龙桥,一次只放两匹马上桥,虽然慢,但比筏渡要更方便更快捷。每次马帮出门都是很有讲究,迎头的一手骡马必须要极为健壮的,头骡需佩带大红佩头,额上配镜,脖上挂铃铛,铃铛间系几束红色泡花。二骡三骡四骡五骡也饰有红佩头和亮镜,二骡三骡脖上二铃不如头骡的大,四骡五骡就只是挂一个小铃铛了。

以前的马帮铃铛,由金银铜铁等金属做成。三哥赶的马队,没有机会用金银了,用的都是铜铁。大铃铛发出洪亮的“崩隆”声,二铃铛发出清脆的“哐啷”声,小铃铛发出悦耳的“叮铃”声,声音时远时近,高低起伏,三哥时不时还要将手中的铓“哐哐”敲几下,形成一种交响。这种声音是马帮用于开道的,驱赶野兽,震慑山贼,不可或缺。

茶马古道顺宁到下关一段称为顺下线,开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距今已近七百多年的历史。顺下线主要是商道,贸易繁盛之时,据说八九百匹骡马络绎不绝的壮观场面也不鲜见。在这条古道上,脖铃声,铓锣声,远远近近,近近远远,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或脆或浊,不绝于耳,这才是古时候的人们习惯了的。

古道当然也不能天天走泥土路,泥滑路烂,影响心情,也影响生意,筑路是必须的。鲁史这条来得很远也去得很远的古道,也是经过人工修建的,多以石板铺就,宽达五六尺,但因夹江地区沿途山高谷深,悬崖峭壁,行道艰险。林间虎啸猿啼,熊蟒出没,也很不安全。夹江茶马古道最大的挑战不是山的险峻,不是动物凶猛,而是大江大河,澜沧江和黑惠江犹如两条巨龙,横在南来北往的马帮面前,“嘚嘚”的马蹄声越不过涛声,每一次渡江都是极大的考验。马帮可以选择的渡江工具也很有限,或竹筏,或木舟,仅此而已。雨季江水暴涨,筏毁舟覆之灾,人仰马翻之事,时有发生。直到清乾隆年间,人们才开始在两条江上建桥,顺宁知府刘青率领军民所建的澜沧江铁索桥,唤作青龙桥,建好后便一直发挥作用,直到被拆除。而黑惠江上的桥却经不住风雨的考验,一次次毁坏,也磨光了人们建桥的信心,直到现在,人们也只能选择船渡黑惠江。

顺下线这条茶马古道,从鲁史算起,一边连着顺宁、云州、缅宁、双江、耿马、镇康等地,一边通往巍山、大理,然后分行,一路往丽江、四川、西藏,一路往楚雄、昆明。根据《徐霞客游记》所载,这条茶马古道也是一条盐马古道,连着顺宁、鲁史、巍山、大理、宾川、石羊、姚州、蜻蛉、苴却等地,一直到金沙江边与灵关古道相接。

青龙桥架通之前,茶马古道就在我家门前。从白鹦哥渡过澜沧江,上二台寺,翻崇山岭岗,下石灰窑,进鲁史古镇,路很不好走。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村里的调子高手唱过这样的马帮苦歌:

可怜可怜真可怜,世上哪有我可怜;

三块石头砌个灶,就地挖个洗脸盆。

山间铃响马帮来,看起来很浪漫,但风餐露宿,长年奔波,马帮的苦,可想而知。我没有体验过马帮的艰苦生活,却意外品尝过一道叫“英雄肉”的马帮菜。我是在离鲁史古镇很远的一个地方吃到的。禄丰小街,那里也是马帮汇入南方丝绸之路的地方,虽然马帮踪迹已无,留下的马帮菜,还有许多人喜欢。腊肉切成大块,带皮那边朝下,放置在锅中炖烂熟,简单、粗暴、味浓,但很下饭。我吃了一次,记忆深刻,再也无法忘记。

从澜沧江白鹦哥渡口上来,经二台寺到马鹿塘过石灰窑到鲁史,这条古道是当年马帮踏出来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从顺宁到鲁史,走的也是这条马帮古道。1639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徐霞客抵达高枧槽,在日记中写道:“又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枧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次日,这天是中秋节,徐霞客从高枧槽启程,来到江边。嵌在峡底的澜沧江,云雾笼罩的二台山,让徐霞客有些摸不着方向。从白莺哥渡过澜沧江,他走最让人放心的一条路。这条“捷径”很陡峭,很累人。徐霞客上二台寺,过马鹿塘,翻过大山,抵达阿鲁司。“三里,蹑头,有百家倚风而居,是为阿禄司。”阿禄司就是阿鲁司,就是现在的鲁史。阿鲁司,意为山间小集镇,最早的时候,邻近村落村民在这里集市贸易。后来,内地人到此落籍入户的逐渐增多,茶马古道因从这里通过,马帮大队人马以此为栈,鲁史发展成了夹江地区的集市贸易中心。鲁史因为处在黑惠江和澜沧江中间,因此也被称为夹江。明万历二十六年,在此设“阿鲁司巡检”,当时的徐霞客才12岁,他没有想到41年后的一个中秋节,他会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