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是,多情反被无情伤。
少年李之仪是幸运的。20岁进士及第,18岁迎娶了相知相爱的娇妻胡淑修。
胡淑修,字文柔,出身豪门,琴棋书画俱佳。嘉佑年间,文柔随祖母到内廷被仁宗皇后召见。皇后见她小小年纪仪态万方,灵气十足,满心欢喜,问“是乃胡氏有学能文之女乎”?
胡文柔才貌出众,对仪表堂堂、器宇不凡的才子李之仪早有耳闻,心存好感,李之仪亦然。当有人提出为李、胡两家和亲,双方一拍即合,可谓天作之合。
婚后不久,李之仪将离家参加解试,对新婚妻子难舍难离,胡文柔则温语相劝:“君无以我为重而使君有新婚惜别之意,凡晨昏致养,我之职也。”
胡文柔通五经,谙《史记》,研佛书,作诗词,还精于算术。着名科学家沈括,遇到疑难尚要“质于文柔”。沈括曾感叹:“得为男子,吾益友也。”
李之仪与苏轼相识相知,舍命追随苏轼,也有胡文柔的意愿。她曾对李之仪说:“子瞻名重一时,读其书,使人有舍身成仁之志。君其善同之邂逅。”夫妻二人琴瑟相和,心灵相通。李之仪四处为官,对爱妻的思念只能付诸诗词:“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胡文柔理解夫君的人生追求,是知己是助手。无论李之仪高居庙堂,还是贬谪江湖,胡文柔都不离不弃,心始终与他紧贴在一起。
李之仪因为范纯仁草拟《遗表》《行状》被诬获罪。胡文柔听说后心急如焚,由颖昌日夜兼程赶到汴京。她深知是有人陷害,要救夫君,须拿出其无罪的证据。当打听到范纯仁生前有“手创表稿,偶寄姻家”,就穷尽一切办法,弄清手稿藏匿处,趁着夜色穿堂入户,将手稿盗出,第二天挺身上朝为夫君申诉。李之仪因“师生情谊”入狱,又因夫妻之情获救,都是一个“情”字左右其中。
初至当涂,因一路劳顿加上水土不服,李之仪患上疾病;一戴罪之身,又不能离开当涂半步,心情异常苦闷。胡文柔就温言相劝,悉心照顾,还常拉他到寺庙进香,打坐诵经。这让李之仪狂躁的心渐趋平静并顿悟:贬则贬,苦就苦,一家人过安稳平淡的日子就好。
这低到尘埃里的生活,也没能持续长久。
人的一生,该经历的必须经历,否则就不能叫人生。李之仪与胡文柔育有二子一女,长子早年夭亡,二子尧行因受李之仪遗表案牵连,辞官带妻儿陪父母南下当涂。至当涂当年,尧行妻子病逝。第二年蔡京重立元佑党碑,李之仪又被列入奸党。第三年,与他同甘共苦、荣辱与共40载的爱妻胡文柔离世。这致命打击,让李之仪陷入绝望。他含泪泣血为爱妻写下墓志铭:“性高严,喜风节。……上自六经司马氏,更及诸纂集,多所终识。于佛书则终一大藏。作小诗歌词禅颂,皆有师法,而尤精于算数……”对爱妻极尽赞誉和缅怀。
以后几年里,女儿与儿子又先后病逝。在当涂的房屋也因火灾被焚,只得寄居于寺庙。
外在的迫害和痛失亲人的心灵煎熬,使李之仪的世界一时间满是冰霜。他昏昏沉沉,虽生犹死,醒里梦里常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陋邦老病,无异冻蝇,身世所值乃尔,故人当为我一叹也。”
灾难深重的李之仪,幸亏还有文学,幸亏还有朋友。他跟苏轼一样,走一地,一地文友相随从;游一方,一方宾朋相呼应。在当涂,除了赋诗填词着书,他还结交了一些文友,其中包括结束宦海生涯后定居故乡的郭祥正。
出于文人相轻还是什么原因,郭祥正指使无赖豪民诬告李之仪,这差点要了他的命。尽管尧光增岁乞补一事几年后终于平反昭雪,一家人也最终得以团聚,但当面对复官一事李之仪还是耿耿于怀,举棋不定。他被这残暴冷酷的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打搅得太深太久;因过于重情,被“情”字刺得体无完肤。
在当涂,李之仪在与青山绿水交流与知己唱和中,也收获了一份珍贵爱情。
黄庭坚知太平州后,李之仪曾陪他游花园石洞,听当涂歌伎杨姝弹琴。就是那一次,杨姝给李之仪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杨姝有着娇媚容貌和出众才情,富有同情心。得知李之仪凄惨境遇顿生怜悯,给了他悉心关爱和温情。初春的一个清晨,在姑溪河畔,杨姝为李之仪一人弹奏韩愈的《履霜操》。优美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又像一个多情女子在泣诉,一种情愫从杨姝指尖流入李之仪心底,令饱经沧桑的李之仪产生了共鸣。他心潮难平,感慨万千。激动之余,为杨姝弹奏起自己新填写的词曲:“殷勤仙友,劝我千杯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坐来休叹尘芳,相逢难以今朝。不待轻移玉指,自然痛处都消。”
人生得失无常,祸福互倚。凡是路过的,皆为风景;凡能占据心灵的,皆应珍惜。李之仪和杨姝经常在朝霞满天或是夕阳晚照中徜徉在姑溪河畔,赏景吟诗,互诉衷肠。杨姝柔情似水,知冷知暖,二人相扶相携,互为知己。他们终于冲破年龄界限和世俗目光,结为百年之好。
这年秋天,李之仪与杨姝来到长江岸边。长江之水滚滚东流,奔腾不息,李之仪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一气写下《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一首以水寄情的诗词,一曲无限怀念的情歌,绵长含蓄,峭拔委婉,情感浓烈,似滚滚江水,让多少男女为之倾倒,为之动容,为之扼腕长叹。
千百年来,人们皆视《卜算子》为爱情诗,说是李之仪专门写给杨姝的。可我每每读来,总觉得没那么单纯。李之仪的一生跌宕丰盈,故事多多,不论是苦还是甜;李之仪对朋友、对家人、对爱人皆情深义重,留下诸多佳话。情到深处人孤独。
孤独的李之仪写下《卜算子》,是他一腔深情的告白与挥洒,是他丰满而孤独的人生品格的集中展现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