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

一步步进入山的腹地,峰峦如聚,波涛似怒,空翠湿衣。松风竹语破空而来,头顶满树的叶子,光影翻飞,片片转亮。

脚边有蛙鸣,手上有露珠,肩上有月亮。进了山,远离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都市,素面朝天,清水过颜,人,很快遇见草木的自己。

山道越走越窄,风景越来越高。斗折蛇行,冉冉而上。一声鸡鸣在头顶炸响,猛一抬头,几户人家的炊烟正指向深蓝的天空。坐在柴垛边写作业的孩子,目不斜视,神情专注。而山道边缓行的狗,目送你远去时一声不吭,甚至有点依依不舍。

类似的风景总在前方,在头顶之上。回身望去,刚刚的经历很快模糊不清,感觉不太真实似的。

山重水复,移步换景,催促着人步履不停。城市千篇一律,平原心无落点,进山,跟自己说话,让自己收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必过于强求。

三五户的人家,就组成一座村庄。耕种,收割,汲水,浇灌,晚餐。门前的田块,阡陌纵横,飞虫弹跳,稻麦菽黍稷,青黄交杂,在光阴中静静流转。房中走出来的一个人,熟悉田野的掌心纹路,知道庄稼的秉性脾气,稼穑终身,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

也有人家,方圆数里都没有邻居。独山独水,独门独院,隐士般的孤傲。这样的人家,会让人想起绿荫覆窗,空庭落花。站在门前,四周静悄悄的,想去敲门讨口茶喝,却难以鼓起勇气。

人的一生,最好有一两个山里朋友。春天的时候约你去赏花,夏天的时候约你去纳凉,秋天则约你去吃刚打下的新米。山高月小,清风徐徐,篱落小院满是野花香气。下半夜,虫鸣渐息,偶尔有一两声狗吠。披衣坐于院中老树下,身心俱凉,前世今生,瞬间了悟。

古代有些文化人,喜欢交深山里的朋友,没事的时候想去山里走走。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那时没有手机微信,不能提前预约,更不能视频。某天诗人们突然心血来潮前去拜访,结果扑了个空。

其实,山里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多向往城市。就像从前的徽商,年轻时背着茶叶、蚕丝、药材,翻越徽杭古道,走进市声扰攘的都市。若干年后,挣足了一份家业,又回到万山丛中的家乡,修路、架桥、建房子、盖学校、盖祠堂……早早晚晚站在桥上看风景,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有些山里人家,过段时间再去看,已是人去楼空。但田头的果树还在,护家的狗还在,墙角的几箱蜜蜂也在。“人自改换,墙皆见在。”读懂了眼前的一页深山,或许就能读懂整个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