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买肉”的故事(2)

“你说要肥的就给你肥的呀,那瘦的我卖给谁呀?”这话说得像是出膛的子弹。

“你乐意卖谁就卖谁,关我屁事儿!”这老头儿说话也很横。

“嘿,老头儿!我就不卖给你,你能怎么着!”柜台里的“刁拳头”像个泼皮!

“不卖我,今儿个大伙儿谁都甭想买!”老头儿把脖儿一梗,瞪眼撩了一下身后的人,意思是要玩儿命。

人群一阵大乱,纷纷向后退出几米远,因为大伙儿看见年轻气盛的“刁拳头”也抄起了家伙。一个妇女怀里抱着的孩子也突然大哭了起来,场面于是更加失控。而人群中的“趁火打劫”者更是趁机将我在内的弱小者由前边挤到了后边。

“这不是撂跤(方言,摔跤)的陈三爷吗?”人群中有人认出了秃老头儿,出来打圆场,原来是“刁拳头”他们院儿的老邻居—耿大叔。耿大叔冲秃老头儿笑着一拱手,说:“三哥,这刁家小拳头是我们院儿邻居,今天确实是他不对,您老就高抬贵手放过他吧!这小子没大没小的,小弟给您赔礼了!”

秃老头儿扫了老耿一眼,知道也不好惹,勉强还了个礼。“快给张大爷拿肉,你这浑小子!”耿大叔冲“刁拳头”一使眼色。

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排队的人还是不见少,肉却是不多了。卖肉的“刁拳头”也累得在手腕上又贴了贴膏药,而我的心也越发不安起来。

又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当终于排到了我买肉时,肉已经全部卖完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腿像灌了铅,想到姥姥的生日面,两行泪水不由顺脸颊无声地滑落了下来,风一吹感觉冰凉冰凉的。一进门我就大哭了起来,待我姥姥知道了原因,她的眼圈也红了。也许是这次买肉经历给我的刺激太大,此后我再也没去过二条胡同买肉。

时光荏苒,时间进入21世纪。眼看临近2013年春节了,我准备买点儿年货,于是开车来到位于丰台区的一家市场。在这里我竟然见到了“刁拳头”!

三十年没见,早已步入中老年的“刁拳头”大致模样却没怎么变,只是头发白了不少!胡子还是黑的,这使我更加容易地认出了他。多年来经历许多的“刁拳头”已是非常成熟,他已把猪肉技艺全部传给了他的下一代“小拳头”,据他说他儿子的刀法比他当年还好,他目前只有“盯摊儿”的份儿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而今的“刁拳头”时刻将真诚的微笑挂在脸上,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学了许多跟猪肉有关的营养学知识,客人来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讲解……

再次见到我,“刁拳头”也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从案板上拿了很大一块猪肉递给我说:“大哥过去有什么对不住老邻居的地方,兄弟多包涵!这肉你拿去,算老哥哥赔礼!”见他这样,我也有些小感动。那个年月发生的事,也不能全怪他。

这时一位商场保安过来找“刁拳头”挪车。我于是跟“刁拳头”告辞并想婉拒猪肉,闻讯赶来的“小拳头”却执意让我拿走,并欢迎我常来关照“他家的肉”。最后我只得把钱放在了保安那里拜托他转交给“刁拳头”父子。

我第一次网上购物是买了五斤猪肉,很快就收到了来自网店的猪肉和老板的一份首单礼品。

北京的秋天分外美丽。在我所居住的小区,一块公益牌上的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