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有理

发烧很可能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但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初步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够保持恒定,是因为人体有一套复杂的体温调控机制。当气温过高时,人会出汗,依靠汗水的挥发来降低体温。当气温过低时,人会打哆嗦,依靠肌肉的运动来产生热量。如果这还不够,那就采取丢车保帅的办法,让血液离开四肢,大量流入内脏,先保证重要的器官能在恒定的温度下工作。

恒定的体温是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人体有个“体温控制中心”,位于丘脑下部。这个控制中心会不断地发出指令,协调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比如汗腺和血管),以达到恒定体温。

西医看病,第一件事就是给病人量体温,如果超过38℃,医生会说:你发烧了。不过,严格说,体温升高并不等于发烧。有一种情况,科学术语叫做“体温过高”,指的是人体降温措施失效造成的体温过高。比如,你穿着羽绒服在桑拿房里蒸上半小时,体温肯定会超标。但这是因为汗排不出去造成的,只要脱掉羽绒服出门待一会儿,问题就解决了。

真正的发烧,是指人体有意识地升高体温。

原来,人的体温是由“体温控制中心”预先设定的。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值是37℃左右,即使处于“体温过高”的状态时,这个预设数值仍然是37℃没有变。发烧就不同了,这时“体温控制中心”主动发出了升高体温的指令,为了满足新的预设数值,血液继续不断地离开四肢流向内脏,这就是为什么发烧的人反而会感到寒冷的原因。

既然发烧是人体“自找”的,便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发烧很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有用处的,否则人体为什么会进化出这样一个奇怪的体温控制机制呢?

众所周知,人体在受到病菌侵袭时体温就会升高。于是有人进一步猜测说,发烧很可能增强了病人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这个假说听上去很有道理,但科学家一直没能搞清其中的细节。

2006年底,美国罗斯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的免疫学家雪伦·伊文思在《自然》杂志免疫学分册上发表文章,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体温升高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秘密。众所周知,除了血液循环外,人体还有一个淋巴循环,它可被看成是血液循环的助手,含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细胞液先被淋巴系统收集起来,然后再进入静脉,最终流回心脏,完成淋巴循环。为了防止细菌通过这个渠道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在各处都设立了关卡,俗称淋巴结。一旦遇到病菌袭击,该处的淋巴结便会肿大,阻塞淋巴管,不让细菌通过。之后,免疫细胞从血液中被大量地抽调出来,进入淋巴结,和来犯之敌进行殊死搏斗。可以说,淋巴系统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战场,这就是为什么免疫细胞又叫淋巴细胞的原因。

科学家早在1970年代就已查明,淋巴细胞的命运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有的淋巴细胞一定会进入淋巴结,有的淋巴细胞则肯定会进入到胃黏膜中的淋巴组织,在那里参加保卫家园的战斗。淋巴细胞到达指定岗位的过程叫做“淋巴细胞归巢”,这一过程主要是受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控制。这些表面受体就像钥匙,一旦遇到合适的锁就结合在一起。比如,淋巴结附近的微血管表面就分布着很多“锁”,一旦遇到相应的“钥匙”——淋巴细胞,两者便死死地结合在一起。

换成科学术语,这些微血管叫做“高内皮小静脉”,它们可以被看做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结的“大门”。这些小静脉细胞表面的“锁”叫做CCL21,专门吸引带有特定“钥匙”(受体)的淋巴细胞。两者相遇后,淋巴细胞用“钥匙”打开“大门”,越过血管壁进入淋巴结,参加发生在那里的战斗。

伊文思的研究小组将实验小鼠放在高温房间内,让它们的体温升高到39℃,模仿发烧时的情景。之后,实验人员把用荧光染色过的淋巴细胞注入小鼠的血液中,并在特殊的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烧小鼠的“高内皮小静脉”上附着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其数量大约是对照小鼠的两倍。

进一步研究表明,发烧小鼠的“高内皮小静脉”的细胞表面CCL21受体的密度比正常小鼠有所增加。别小看这一变化,这就意味着血液中流动的淋巴细胞会被更多地吸引到“高内皮小静脉”的表面上来,并通过这座“大门”,进入淋巴结。说到这里,读者也许就能明白发烧为什么有理了。原来,发烧带来的体温升高能动员更多的淋巴细胞进入淋巴循环,参与免疫反应。

这一发现再一次验证了生物界的一条真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生物进化了这么多年,保存下来的所有习性都应该有其道理。伊文思建议,发烧后不要急着退烧,而是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当然了,长时间发烧对儿童来说很危险,应该及早退烧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