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特性

艺术是人类精神完善过程的显示器。每个历史阶段,艺术作品都会显现出精神完善工程的阶段性成效,诸如人类的人生自由和独立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身的力量增长到怎样的强度,对命运的掌控达到何种地步等。从这一意义上讲,艺术史就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人类精神完善史。

艺术的这种特性是由它与生俱来的职能决定的。

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也是作为社会人由人性异化到人性复元的物质载体。每一次文明都会给社会带来较前的繁富,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而同时,每一次文明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如影随形的负面。人类初始阶段,其负面主要表现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威胁,到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并完善后,则主要表现为社会恶性因素借助文明的膨胀和滋长。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存在于物质的现实世界,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也会引起强烈反应。物质世界的问题主要由物质的力量解决,而精神世界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只能依靠由感悟性的意识形态组成的精神力量解决。艺术正是具有这一职能作用的意识形态。

艺术作为精神世界里的积极而热情的建设者,它与人间血脉相通,总是敏感异常地将社会负面引起的精神反应,转化为创作动机和主题指向,以艺术理想为蓝图,以形象化为艺术手段,不停地分期分批地辛勤施工,每一件成功的精神构筑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这些精神构筑格调极高,与人类的命运相应等价。而另有一些肯定认识经验的作品,或者以完美观念理想化的作品,则归于精神建筑群中引人注目的华丽装饰部分,同样在艺术渊薮中不可或缺。

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存在方式,形成艺术特有的统一的精神活动。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作家写作、画家绘画、作曲家谱曲,只是艺术前精神活动的外化。同样的,我们眼中的欣赏者读文学、听音乐、观赏美术,也只是艺术后精神活动物质化的表象反映。其实,艺术内在精神始终是流动的,是一条意识的河,有它形成的阶段,一旦形成,便穿过社会的山川,滋润精神两岸的田野、草地、树木、村庄、花园,最后归入精神的渊薮。这一动态的艺术精神形式,就构成了互相连接的两个过程:艺术的前精神活动和艺术的后精神活动。

艺术的前精神活动,是诗人、作家、艺术家特有的精神营造行为。艺术内含的形象创造,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相应形成,浑然一体,共同发生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

关于艺术的动因,人们往往以为(连作者自己也往往表白)是诗人、作家和其他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冲动。这种认识实际上并不符合艺术本身。不否认艺术家们的心灵反应有其特别容易精神谐振的敏感性,而且社会负面和客观环境引起的精神反应,归根到底也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心灵感受输入到艺术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各个艺术家和他同时同地域的人们是生活在同一现实环境中的,精神反应也应当具有共时、共境性。况且,精神反应不是简单的机械反应,而是由情感经过经验筛选的结果,而认识经验,即人们认识的有效积累,当然也是共有的。所以,无论如何,艺术的精神反应不仅仅具有个性,而且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艺术“工程”的主体部分,即精神反应的具象化。前精神活动在此显现出艺术创作的真正功夫,而这种功夫只有特殊艺术才能才会具有。它为了与读者的心灵相衔接,调动与主题色调一致的感性材料创造出能激起生命波澜的情感形象;在艺术想象力和真实性抑扬联手的构筑下,加入能引起联想的既超验又合理的多种象征因素,将已经形成的思想内容渐渐丰富起来,衍化开来;在最高审美价值的昭示下,最后从真实而完满的艺术内涵中升华出发人深省的哲思和令人向往的理想。当然,这些艺术化了的精神要素,随之也隐含到成功的艺术形象中。

艺术的后精神活动即艺术欣赏,它是前精神活动的继续。这两种精神活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结,形成一个统一而完整的艺术精神体系。没有前精神活动,也就没有后精神活动;没有后精神活动,也就失掉了前精神活动的意义。

艺术的前精神活动和后精神活动既然是一个前后统一的精神体系,那么两者实现互相衔接就必须有它们的联接方式。从精神活动内部分析,它们确实有自己特殊的联接方式,即欣赏客体和主体双方恰好能生成或业己存在相应的三个对接点:一个是同一的审美趣味,一个是同一的心理情境,一个是契合的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三个对接点的具备,是实现艺术后精神活动的关键:相同的审美趣味,才能引起欣赏主体的兴趣;相同的心理情境,表明已具备认可的意识环境,主体的精神活动才愿进入艺术作品的客体;相同的真实性,精神反应被艺术提炼后的艺术真实才能被欣赏主体的现实感受所接受,才能有欣赏主体被感悟的可能。三个对接点既是前后精神活动互相联接的“扣件”,也是两者互相进入对方的通道。

艺术后精神活动是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根本环节。艺术后精神活动由心理层面上升为理性层面,艺术后精神活动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此时,欣赏主体与客体既已结为有机整体,彼此心灵沟通的渠道既已畅通,欣赏主体就会即时意识到艺术作品中隐含的精神因素脱然而出,进而向自己的心灵猛然碰撞,因此受到强烈的震动和感染,并在那封闭的精神环境里发生共鸣、反思,最后将艺术性的超然理念转化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