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城市,她是我回乡的唯一理由(2)

我过去帮她,母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

那天早晨,吃完早饭,我们开车带着母亲去了养老院,院长在门口迎接。母亲像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拉着我们的手,既紧张又不舍。

院长带着我们参观母亲的宿舍,两人间。屋里有一个老太太,牙都快掉光了,憨憨地笑着,跟母亲打招呼。

安顿完后,我们准备离开。母亲不舍地送我们到养老院门口,我挥着手,让她快回去。但是母亲固执地站在养老院门口,看着我们的车子缓慢地开动。从车子的后视镜里,我看见她的白发在风中扬起。

车子越开越远,母亲的身影也越来越小。那一刻,我的心脏好像突然被什么袭击了一样,疼得厉害。我开不动车子了,将车子停在路边,忍不住号啕大哭。

那一瞬间,我决定了,我要回去,我不能将我80岁的老母亲一个人丢在养老院。

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述的故事:当年,她和父亲感情不和,准备离开父亲。但是在母亲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后,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她最终放弃了。

她不能丢下年幼的孩子不管。

我突然想,我有什么理由在母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抛下她不管不顾呢?我有什么理由让她一个人待在养老院里,寂寞地打发时光?如果让她一个人在养老院度过余生,会让我一生不得安宁。

我调转车头,将车子开到养老院门口,大踏步地跑进养老院。母亲正在慢慢地走回她的宿舍,我大叫一声:“妈!”母亲猛地转身。我跑过去,拉住她的手说:“妈,咱不住养老院了,跟我回家,我来照顾你。”

那一瞬间,母亲既欣喜又犹豫的表情,大概让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

我知道母亲不愿意拖累孩子,但我还是向养老院院长道了歉,铁了心要将母亲接回家。

这次,快刀斩乱麻。

我给在北京的一些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要离开北京了。对这座奋斗了20年的城市,尽管有诸多不舍,但我还是要回家乡了。家乡的母亲老了,父母在,不远游。

在离开北京之前,我还和爱人长谈了一次。我希望爱人的事业也慢慢地转移回家乡,或者,这些年,我们过两地分居的生活。我对爱人说,母亲的时间不多了,我能陪她一天是一天。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理当留在她的身边。而我和爱人,余生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待在一起。

我还对爱人说:“等将来母亲百年之后,我再好好弥补对你的亏欠。”

好在我的工作方式比较自由灵活,不需要坐班;加上前些年的奋斗,在北京也积累了一些物质基础,我想无论怎样,都不需要太为未来焦虑。而且,母亲现在身体尚可,还没有到衣食完全不能自理的地步,这时候回去陪伴、照顾母亲,正是最好的时光。

回去后第一件事情是买房。原来母亲在县城里住的老房子太破旧、狭窄了,得换一套大一点儿的。好在县城的房价相比北京便宜多了。我们看上了一套独门独院,定下后,简单装修一番,就和母亲一起搬了过去。

家乡在鄂东南的一个小城,这些年,随着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家乡修了很多公园,越来越宜居。这套房子附近就有一个湖滨公园,我每天早晨可以去湖边跑步,每天黄昏时可以带着母亲去湖边散步。

有时候,待在小城里,也会略微感到一些不安。

比如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视里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想起那些年,作为时尚杂志编辑的我,俨然是奔走于北京各大时尚派对、观影场所的“社交狂”。突然安居于家乡的小城,有时候会想,我会被时代的列车抛弃吗?会“小城一日、世上千年”吗?

但是,有一天下午,我写作累了,走下楼,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发呆。然后,我就想起那些年她一个人住的时光。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时刻——她一个人感到寂寞无助时,无人言说,只有望着天空中的云和飘过的风,对着它们喃喃自语。

现在好了,我可以经常陪着母亲说说话。我可以早晨带着她去逛逛小城的菜市场,去看菜市场里新鲜的蔬菜和在池子里活蹦乱跳的鱼;可以带母亲去吃早餐,和邻居街坊们大声打招呼。到了中午,我还可以给母亲做饭,看着年老的母亲午睡时,像个孩子一样口水流下嘴角。

当然,还有这样的美好时光——黄昏时分,结束了一天的伏案工作,我带着母亲去湖边散步。夕阳透过天边的晚霞倒映在湖面上,一片波光粼粼。我和母亲坐在那里,经常久久地不发一言,享受着这难得的亲情时光。

我想,一个人总要知道,哪些事情对于当下的自己是最重要的。就像现在的我,回来照顾母亲,是我这一刻最重要的事情。风烛残年的她那么需要我,还有什么比她更重要呢?

那些所谓的理想和事业,一定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但母亲的老去,真的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