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跳出3个满分动作,以466.2的高分夺冠,这一成绩也成为女子10米跳台比赛的历史最高分。
看过那场比赛的朋友一定会为她精湛的跳水技术、优美的体态所惊艳,尤其是最后入水的一刹那,有网友惊呼:“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
那么问题来了,跳水运动员们是怎样把水花压到最小的呢?
想压住它,要先了解它。由于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在触碰到液体时会对液体表面造成冲击。若液体的流动性较好,即黏滞系数低,就会在受到冲击时向周围运动,从而溅起水花。随后,液体又为了填补物体落下后形成的空洞而回流,形成又一波水花。
但如果液体的流动性较差,即黏滞系数高,比如蜂蜜,即使受到较大冲击,液面也不易发生形变,自然就不易溅起水花。
显然,人体的质量以及从高台跳下后具有的速度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因此普通人跳水一定会水花四溅。
压水花靠的是技术
水面受到极大的冲击,却只溅起了少量水花,这一定是个技术活。
压水花的原理其实属于流体力学的范畴。入水前最重要的动作是把握时机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以“刹”住旋转并确保身体垂直入水。
起初,人们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但有人在“冰棍”式跳水中发现,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对水,压水花的效果更好。实验表明,楔形物体坠入水中时,水便会沿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做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更小的原因。
受此启发,后来的跳水高手大多开始使用手掌对水的“平掌撞水”压水花技术。入水前将两手叠放以减小接触面积,并且将身体收紧,让身体对水面的冲击力集中在一小块面积上。
当然,运动员除了要掌握好压水花的技巧,还要精准把握起跳、空中动作、身体打开时机,以及入水时如何控制身体垂直入水等。
成功的背后
运动员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光彩照人,但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很多代价。跳水运动员们为了发挥最好的水平,一个动作就要练习成百上千次。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损伤,是十分常见的。
另外,为了更好地观察入水角度来控制肢体动作,运动员们不得不睁着眼睛往下跳,落水时水面对眼睛的冲击力非常大,很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口或是视网膜剥落的情况。
成功,永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