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性焦虑
我们总是会为未来担忧。比如,当你求职时,你会有这样的担心:这家公司真的收到我的简历了吗?他们会不会把我的邮件不小心删掉了或者根本没看到?类似的想法偶尔在脑海中闪现时,只要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脑海中,不断地侵扰你的注意力,让你做别的事情时无法安下心来,那就要注意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障碍叫作“预期性焦虑”,指的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为某种还未发生、想象中的危机忧心忡忡,担心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称的心理问题。
大体上,预期性焦虑有3个特征:
1.不可控性。它通常是对于不可控事物的担忧。比如:我可以控制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但别人会不会违章撞到我,这是我无法控制的。
2.侵入性。预期性焦虑往往不会持续出现,而是当你在工作或者做别的事情的时候,突然闯进你的脑海,让你抑制不住地去想它。并且,它久久盘踞,令人无法挣脱。
3.灾难性。预期性焦虑的内容必然是负面的,并且它通常会是你认为最可怕、最不希望发生的那一类事情。
这三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什么呢?两个字:心累。
这些想法总是在你专注工作的时候冒出来,打断你的思绪,你却对它们无可奈何,它们带给你的恐惧会让你抑制不住地在焦虑中来回徘徊,再进一步,就可能产生慢性压力,导致失眠、注意力涣散、疲惫、情绪失控……甚至造成躯体化的症状,比如头痛、胸闷、肌肉酸痛等。
它因何而来
那么,这种预期性焦虑究竟从何而来呢?
它其实跟一个因素密切相关—安全感。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产生预期性焦虑主要是因为你自身缺乏安全感。你害怕一个东西脱离你的掌控,你就无法及时地干预它、决定它,就认为它有可能突然对你反戈一击,让你遭受本不应该发生的伤害。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本质上其实来自“信任”。你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序的、公平的、确定的;你相信付出就会有相应的回报,没有犯错就不会受到惩罚。如此,你会充满安全感,不容易感到恐惧。
可这种信任一旦被打破,比如,你听说身边发生了一些本以为不会出现的恶劣事件,又或者,你发现原以为亘古不变的规则因为某一个人或一件事被改变,那么,你就很容易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无法再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对自己产生不够信任的感觉—一直以来自己都按照既定规则和模式去行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适应和控制—那么,你就会更加容易感到不安全。于是,你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安全边界”,你希望一切依然可控。
但这种安全边界能够保护自己一辈子吗?不可能。你一定会经历很多挑战,总有一些事情需要你迈出这个安全边界,需要去依靠别人,需要你去做一些无法100%掌控的事情。
于是,预期性焦虑就降临了,它来源于你迈出安全边界的这个行为。你离安全边界越远,这种焦虑感就会越强烈,而它的目的就是把你拉回安全边界里面,让你不要再逾越。
从这个角度讲,预期性焦虑的本质是你因为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不信任而产生的牢笼。你越觉得世界波诡云谲、不可捉摸,越不希望自己遇到危机,这种焦虑就会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