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一路逶迤到镇江,在小镇大港拐了一个弯,冲出一个深水港。20世纪80年代末,养在深闺的深水港被发现,昔日宁静的江边小镇,顿时成了一个大工地,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火辉煌。没多久,江边就矗立起一排张牙舞爪的门机,像老鹰一样死死盯着江面上川流不息的船队。
大港本姓钱。相传大港钱氏为吴越国王钱镠后裔,钱氏后人一直以《钱氏家训》治家,小镇民风淳朴,人才荟萃。
钱恩和在镇政府土管所任所长,爱人桂香是妇女主任,双胞胎儿子老大钱世文在镇信用社做农金员,老二钱世武在镇工业公司任副经理,文武双全,家庭和睦,是街坊邻居艳羡的对象。
钱所长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素来兢兢业业、安分守己,他的口头禅就是“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在老钱的教诲下,老大世文慢慢从信用社出纳、记账员、主办会计成长为手握信贷自主权的农金员。老二世武也从工业公司办事员、采购员、部门负责人成长为公司副经理。
码头建好了,轮船靠岸了。紧挨港口的临江路成了喧嚣热闹的“大市口”,餐馆、酒吧一到晚上就放射出光怪陆离的灯光,镇上的居民闲暇都喜欢到临江路溜达溜达,有能耐的更是以到临江路请客、喝酒为荣。
镇工业公司揽了一部分为货轮配送机油柴油、机器零件、生活物资的活。钱世武作为公司副经理,经常活跃在临江路上答谢客户,联络感情,有时候陪客少便把哥哥钱世文喊出来凑数。兄弟俩一个在银行,手上有信贷权,一个在工业公司,手上有业务,很快成了临江路上的热门人物。
时间久了,钱世武便感到心理失衡。公司业务这么好,自己“鸡叫忙到鬼叫”地揽业务、陪客户,每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他动起了小心思,暗地里从公司业务中剥离出一部分耗资少、利润高的业务,神不知鬼不觉地单干起来。一年下来,竟然也弄了万把块,悄然成了大港镇上为数不多的“万元户”。
胆子越干越肥,生意也越做越猛。世武再也顾不上钱所长的谆谆教诲,索性辞了公职,干起了个体户。启动资金不够,他找哥哥世文贷了5万元,凑了10万元注册资金。从此临江路上多了一家“大港文武轮船服务公司”。靠泊的货轮越来越多,世武的生意越发好了。一年不到,他就把信用社的5万元贷款提前还清了。
年三十晚上,世武算了一笔账,自己一年业务流水近百万,进货成本50万,纳税10万,维系客户花费近30万,纯利润才10万元。何不自己开个饭店,省得把这30万元给别人赚去。
开了年,世武就着手租房,装修,招聘厨师、服务员,准备延伸产业链,搞一条龙经营。
“五一”前夕,文武大酒店正式开张。临江路上又多了一家好去处。开张初期,生意兴隆,吃饭还要提前预约,把世武高兴得一天到晚合不拢嘴。世文也诚心帮弟弟的忙,信用社招待客户,他总是把饭局安排在弟弟的饭店,“肥水不流外人田”。
没过两年,周边又流行起洗浴休闲行业,大家饭后泡泡澡,消消食。世武当仁不让,在酒店旁边租了门面,建起大港首屈一指的文武宾馆,吃喝玩乐一条龙,多元化发展业务。摊子铺大了,就算资金回笼不及时,有哥哥世文帮衬,总能从信用社及时贷到款。
弟弟世武混得风生水起,哥哥世文干得也不差。几年的工夫,世文已经从农金员提拔为农金组长,再进一步,就能做信用社主任。手里有贷款权,身边的朋友也多,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世文在临江路活动,当然多数还是在弟弟世武的宾馆里一条龙折腾。
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码头停靠的外轮少了。临江路虽然少了一点儿往日的喧闹,但是霓虹灯还是一样闪烁。信用社的业务反而更好了。大家资金回笼不畅,纷纷各显神通到信用社贷款救急。哥哥世文的工作更忙了。
……
初冬的一大早,信用社的赵主任难得早早来到单位。闲来无事,他一屁股坐在世文的办公桌前,随手拉开了抽屉。世文平时都会把办公桌整理清爽,锁好抽屉才会下班。可巧,昨天快下班时他接了个电话,匆匆忙忙去赴宴,忘记锁抽屉。
抽屉里乱七八糟放了十几枚私章,还有一沓子身份证复印件和借据回单联。赵主任蒙了,他敏感地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把抽屉端到自己办公室,吩咐员工通知钱世文来了直接去他办公室。
经过外部对账、调查核实,钱世文近几年收集客户身份证复印件,私刻客户名章,累计发放冒名贷款600多万元,至案发时还有近200万元贷款未能结清。
钱世文被信用社开除。
文武宾馆缺少了信用社资金的大力支持,门口的霓虹灯黯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