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重要的事不是去和泥,而是去买干草。王场跑到集上,买回了一担干草,和到泥里,重新抹了麦秸顶。第二天,他又爬上去看,这回抹的还真不错,没裂,还平整。他顺着梯子下来,看到张三正打旁边过,就笑道:“张三呀,我在泥里掺了草,这顶不再裂了。你说我这麦秸抹的还有啥毛病?”
张三笑笑说:“过不得一个月,你家这麦秸垛就得拆了。”
王场鼓了鼓眼睛,不服气地问道:“为啥?”
张三诡秘地笑了笑,不阴不阳地说道:“我就是个没出息的泥匠。连我都看明白的事,你还能不懂?王大哥,你先想想,要是还想不明白,一个月内来找我。找晚了,麻烦就更大了。”说完,张三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王场这才明白,那天他教育儿子的话被张三听去了,难怪泥匠们今年都不给他家做活。不过,不做就不做怕,谁怕谁。打心眼儿里,他还是看不上泥匠的。看看,他用心学了学,这不也能抹麦秸垛了,再好好练练,还能抹房子呢。可张三说他这麦秸垛一个月内就得拆,那又是为啥?王场围着他家麦秸垛转了几圈,也没看出毛病来。
打这以后,他有工夫就围着麦秸垛来转转。一直转了十几天,也没看出毛病来。特别是这十几天里,还下过两场雨。王场的麦秸垛顶抹得好,雨水顺着泥巴往下流,没有把麦秸淋湿。张三为啥还要说那样的话呢?王场心里直打鼓。因为张三说过,若是不拆,还有更大的麻烦。他当然怕出更大的麻烦了。
他老婆见他整天闷闷不乐,就问他到底出了啥事,他就把张三的话讲了,然后犹犹豫豫地说:“我没看出啥毛病来,可又怕惹出更大的麻烦来。你说,我该咋办?”他老婆想了想说,张三是个老泥匠了,也不是个会乱讲话的人,他一定是看出了什么,才会那样说,可不要真惹出啥麻烦来,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咱家地里的香瓜正好下来了,摘几个给他送去,他也抹不开这个面子,你一问他就该告诉你了。王场想想这个台阶也算不错,就点头应了。
第二天黄昏,王场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就特意摘了一篮子香瓜,也没回家,就直接奔了张三家。他把篮子递给张三,笑吟吟地说道:“我家香瓜下来了,先送给你们尝尝。”张三很有些吃惊:“王大哥,你咋这么客气啊?”王场嗔怪地说:“咱们街里街坊的,我送你们几个香瓜,那还有啥见外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咱们就该多照应着。”张三接过香瓜,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王场是种香瓜的高手,他种出来的香瓜,酥脆香甜,又比别人家早熟几天,拿到集上就能卖个好价钱呢。他把香瓜放下,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过来吃着。他把篮子递还给王场,诚心诚意地说道:“谢谢王大哥。你这手艺就是好,看看他们多爱吃啊。”
王场心里惦记着他的事儿呢,小声说道:“我手艺好,你手艺也不差呀。一眼就看出我家麦秸垛的毛病了。”张三立时明白了王场的目的,一拍脑门儿,笑笑说:“王大哥不提,我险险给忘了呢。你家那麦秸垛,赶紧拆了吧。”王场惊愕地问道:“为啥?”张三这才给他讲起来。
泥匠在抹麦秸垛顶的时候,要先铺上五分厚的干土,一是让土在麦秸上面站住,再抹泥就不会漏下去,二也是让干土吸收泥里的水汽,不让下面的麦秸湿了。王场初次抹麦秸垛顶,不懂这些,先就往麦秸里灌进了很多泥水,后来覆盖的干土也不够厚,水汽还往下渗。这样,下面的麦秸就会潮湿,现下天又热,麦秸很容易发霉,再传得整垛麦秸都发了霉,只怕他家冬天都没柴禾烧,可不就麻烦了嘛。
王场越听越是心惊,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呀。他急忙跑回家,趁着天还没黑透,就掀了麦秸垛的顶,看到下面的麦秸果然是湿的。他开的及时,湿麦秸还没发霉。他和老婆一道,把麦秸摊开来晒着。他感喟地说:“亏得去找张三了,不然还真麻烦。”冬天里没柴禾烧了再去买柴,那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老婆就对他说,看来这泥匠也不简单,以后不要再看不起人家了。王场使劲地点点头说:“是啊。什么事情能做好了,都不简单。”
几天后,麦秸都晒干了,他重新把麦秸垛起来,又和了泥。张三见了,主动过来帮忙,还告诉他一些诀窍。王场认真地听着,这才明白,原来抹好麦秸垛顶也挺有讲究的。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说过泥匠不好。再教育儿子,他总是说:不管你往后干什么,都要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