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流中的马铃薯

1、

紫禁城里,一种陌生的小白花引起了万历皇帝的注意。

这是一种贡品。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马铃薯因为易种植、产量大、淀粉含量高等优势,为解决各国的饥荒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16世纪,荷兰人多次派使节入京,这种黄不拉叽的土疙瘩,便来到中国,并改名“土豆”,成了皇家贡品。

晚明的皇室贵族们,根本瞧不上这种貌不惊人的农作物。但好歹也是贡品,有司将马铃薯当作观赏植物,种在西苑太液池边,希望皇帝路过时能瞧见马铃薯独有的小白花。这种白色的花,却被万历皇帝认作不祥之物。很快,作为贡品的马铃薯便遭嫌弃,被发配到菜户营。

虽然万历皇帝瞧不上马铃薯,但蒋一葵很早就留意起这种新作物。作为京师治安官员,蒋一葵的爱好是收集民间的奇闻趣事、小道消息。他文笔还不错,写了一本《长安客话》,专门记述在京师的见闻。在这本书中,他写到了土豆:“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也就是说,马铃薯传入中国时,样子像芋头,口感比较一般。

不过,明朝的菜户营可不是一般的机构。根据《北京百科全书》记载,菜户营是为皇家种菜的专业农人的聚落,归上林苑嘉蔬署管理。因此,菜户营里几乎云集了当时全天下最会种菜的一群人,而他们生产的蔬菜瓜果,最后大都进入宫廷,供帝后享用。据此可知,最早吃到马铃薯的中国人,应该还是晚明的皇室贵族,虽然他们打心底里看不上这种外来作物。

崇祯年间,太监刘若愚所着的《酌中志》中有关于皇宫饮食的记载:“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黄精、黑精……不可胜数也。”换言之,经过数十年的培育,曾经不堪入口的马铃薯,已经成了京中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特产。

然而,菜户营所培育的马铃薯仍然难以走上普通人家的餐桌。离开皇家、京畿,一般人依旧无法获得优良的薯种。这一点,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便可佐证。徐光启面对几乎同时期自欧洲传入中国的红薯,着墨甚多。他专门写了一篇《甘薯疏》,将第一次在上海试种红薯后的经验总结了出来,成为农学史上着名的红薯松江种植法。面对马铃薯,这位明末的大学士却只介绍了其别名、形状和吃法,说明即便如他那般位高权重之人,想要试种并总结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也无从下手。

当马铃薯之味逐渐为明朝上层所接受时,一场大饥荒却持续席卷大明。《中国气象史》记载,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4次小冰河期。所谓“小冰河”,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天气骤然转寒,而且持续的时间相当长。根据竺可桢推算,中国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之间。其中,万历至崇祯年间,这种极端气候引发的次生灾害最为严重。在这段时间内,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淮河等南方水系相继出现结冰状态,甚至往南到今天的广东、海南等地,“夏寒”“夏霜雪”的记载也屡见不鲜。

到了崇祯末年,极端气候引发的旱灾几乎席卷了明朝四方。其中,河北的顺德府、大名府、河间府,相继暴发因旱灾引发的瘟疫,“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而在陕甘等地,大小旱事、蝗灾竟持续了许多年。

由于长期吃不饱饭,李自成揭竿而起,打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迅速集结队伍,活动于陕、甘、川、鄂一带,意在推翻明朝腐朽的统治。

如果明朝的统治者有先见之明,意识到马铃薯不仅是贡品,还是度过饥荒的功臣,大力推广种植,这场因饥饿而起的动乱或许能消弭于无形。但是,明朝之于马铃薯,错过了便永远错过了。

2、

李自成真的攻进了紫禁城,明朝寿终正寝,但李自成也没坐稳帝位。不久,与吴三桂里应外合,关外清军一拥而入问鼎中原。

历史的巨变,也改变了马铃薯的去向。清朝取消了明朝的皇室饮食供应系统,原先替皇家种菜的菜户们瞬间成为平民。伴随着菜户身份的变化,马铃薯等一批原先仅供给皇家的蔬菜瓜果,逐渐登上老百姓的餐桌。虽然,京畿一带的百姓此时已能吃上马铃薯,但它毕竟是旧时皇家的贡品,与小麦、水稻等主食相比,马铃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

作为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使者,荷兰人却从未放弃过希望。明亡后,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赶跑了据此长达38年的荷兰人。荷兰人只能灰溜溜地跑到爪哇岛上,借助先前建立于此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展东方海上贸易。由此,一大批进入中国南方的马铃薯,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夏天,与荷兰使团一起从爪哇经广州,抵达京津一带。

荷兰人此行的目的,是与清朝皇帝就荷兰人在中国内陆的贸易问题展开共识性谈判。当然,对当时正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大清而言,曾经上过明朝皇帝餐桌的马铃薯,依然不受待见。但荷兰人始终没有放弃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