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2)

其中第一次刺杀行动发生在曹操迎汉献帝后四年,建安五年(200年),20岁的汉献帝刘协不甘心作为傀儡,于是密诏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然而事情泄露,董承以及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全部被曹操诛杀。

第一次行刺失败14年后,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尽忠汉朝皇室的伏氏家族试图行刺曹操未果,随后整个伏氏一百多人被曹操灭门斩杀。

就在曹操临死前两年,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拥汉派的士族少府耿纪、司直韦晃也起兵试图诛杀曹操,失败后,耿纪和韦晃也被“夷三族”。

尽管曹操前后十八年间共挫败了三次刺杀行动,然而拥汉派的士族阶层前仆后继、不顾家族被灭门也要奋起刺杀的英勇,也极大地震撼了曹操,因此,尽管在称帝的路上步步挺进,但是曹操明白,他的内部并不稳定,很多士族只是迫于他的威权和兵势默不作声而已,所以尽管到了临死前一年(219年),已经是“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但曹操仍然心生顾忌。

而刘备、孙权未除,则是最大的外部隐患。

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到许县后,曹操先后击败了吕布、袁绍等强敌,随后又北征乌桓,基本平定北方,但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的惨败,使得三国鼎立的局势开始形成,尽管在此后曹操又先后击败了马超、韩遂,占领了关中、陇右地区和河西走廊,但南方的刘备则趁势袭取了益州(今四川等地),并与孙权分割了长江以南的原荆州地区。

就在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的这一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历经两年的战争后,刘备最终击败曹操,夺得了汉中地区,兵锋直指关中平原;同年,孙权为了争夺淮河流域,再次出兵围攻合肥;趁着曹操对抗孙权之际,刘备一方的关羽又从荆州派兵北伐樊城,并俘虏了曹操的大将于禁。

尽管曹操与孙权紧急休兵停战,随后孙权袭取荆州、斩杀关羽,解了曹军的樊城之围,但与此同时,孙权的势力也再次做大,占据了从荆州到建康(南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于是,在关中平原一侧,有占据秦岭以南的益州和汉中地区的刘备虎视眈眈;而在整个辽阔的长江战线上,则有孙权的军队隔江对峙。

因此,尽管曹操在内部耀武扬威,不停斩杀拥汉派的士族,但在对外战场上,刘备和孙权这两个最大的隐患威胁,却始终未能铲除,这也成为了曹操称帝路上最大的隐患。

在曹操看来,尽管他距离皇帝只是差一个名分的问题,但只要他不称帝,他就仍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朝中央的名义讨伐作为地方势力的刘备和孙权,怎么说都还拥有那么一些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但如果他篡汉称帝,那么一方面他要背负“篡汉”的罪名,另外一方面刘备和孙权肯定也会称帝,这样大家就会变成平起平坐,而他曹操反而被人落了口实,在舆论上处于弱势。

而从曹操的人生历程来说,刚开始时,他确实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是想做一个大汉王朝的忠臣,扬名立万而已,尽管后来他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内心深处,他仍然挣扎不已。

就在曹操击败吕布和袁绍后,关于曹操想要篡汉自立的猜测越来越盛,到了建安十五年(210年),当时曹操的下属鼓噪要汉献帝封给曹操更多封地,于是,曹操一方面假惺惺辞让,一方面又趁机写了一篇文章阐述心扉,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

在《述志令》中曹操说,他年轻时“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起初,他只是想做一名太守,后来黄巾军起事,天下大乱,他升任典军校尉,就想着“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当时,曹操的人生理想从做一个太守,晋升为想做一名为国家讨贼立功的征西将军,所以刚开始联合袁绍等人组成关东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为了避祸,刚开始并不敢招募太多兵马,“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然而在迎接汉献帝到许县后,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绍,基本统一北方,此时他胁迫汉献帝晋封自己为宰相,野心日益膨胀,但对外,曹操仍然自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尽管在起初确实是一名试图忠心报国的将领,但随着地盘的做大、野心的膨胀,曹操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但在对外的叙事上,他仍然努力维护着自己“忠心为国”的“人设”,并且以忠心辅佐周成王的周公自拟说:“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但是对于外界要求曹操如果真是忠心报国,就应该放弃军队的说法,曹操回应说:“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在曹操看来,如果自己放弃军队,则势必将为人所祸害,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危和子孙后代,也为了“保护国家”,所以他才不愿意放弃军权“慕虚名而处实祸”。

但前面说过的话无法收回,自己倾心打造的“忠心为国”的“人设”也已经散布出去,这也成了曹操心中的自我障碍。早在年轻的时候,面对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等事,亲眼见到董卓败亡、遭万众唾弃的曹操就曾经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所以,自己心中曾经的报国情怀,加上董卓废立皇帝的败亡下场,这些也都在内心制约和警醒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