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3)

但随着权势和年龄的日益增长,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

41岁那年(196年),曹操先是迎接汉献帝到了许县;43岁时(198年),曹操击败吕布;45岁时(200年),曹操又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52岁时(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大概统一北方。

尽管在53岁那年(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惨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感觉到了岁月的侵蚀,于是这一年,曹操先是废三公、自立为宰相。

四年后(212年),57岁的曹操在汉献帝面前,开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又一年后,建安十八年(213年),58岁的曹操晋封为魏公,并加九锡、建魏国;到了61岁这一年(216年),曹操更是从魏公晋封为魏王,并且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就在临死前三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62岁的曹操开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至此,除了缺一个皇帝的名分,他已经拥有了一个皇帝所拥有的一切,缺的,只是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已。

但现实的种种桎梏着他,无论是拥汉派士族前仆后继的刺杀,还是刘备和孙权的虎视眈眈,抑或自身残存的一点对于大汉王朝的内疚,以上种种,都在妨碍着他迈出最后一步。

而就在他准备让汉献帝晋封自己为魏公、建魏国之前,他先是让手下的董昭秘密咨询被他称为“吾之子房”的心腹谋士荀彧,然而针对曹操逐渐显露的阴谋,作为拥汉派的荀彧却回应说:“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没想到自己最为看好的荀彧,却对自己的称帝野心暗示反对,曹操当然很生气,随后,荀彧神秘暴死。而在荀彧死亡的前后,曹操又先后杀死孔融、崔琰等士族,以求让士族阶层不敢再发出异议。

但曹操之所以称为曹操,就在于他在最后一刻的冷静与自制。

于是,就在临死前一年(219年),当37岁的孙权给他来信劝他称帝的时候,曹操先是很得意,把孙权的信传示给内外群臣观看,于是,手下们又趁机鼓噪,其中曹操的属臣陈群和桓阶更是趁机上书劝进:

“汉自安帝以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辞让,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但曹操忍住了,关于称帝的想法,他最后公开向内外群臣表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意思是说,如果天命真的在曹魏这边,那么他就当个“周文王”,让“周武王”(曹操的儿子、魏国太子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好了,反正事后,也少不了他一个皇帝的名分。

在说出“吾为周文王”几个月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最终病逝于洛阳,终年65岁(虚岁66岁)。他死后,继位封国的魏王曹丕抛开顾忌,随即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篡汉步骤,在“推却”汉献帝三次“禅让”后,魏王曹丕最终“勉为其难”接受了“禅让”,宣布取代汉朝自立为帝,正式建国号魏。

随后,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是为魏武帝曹操。

如曹操所愿,他最终在死后,成为了他想要的“周文王”。

还是他儿子曹丕说得直接,在汉献帝的“禅让”仪式结束后,曹丕当众感慨地说了一句:“舜、禹(禅让)的事,我现在总算明白了。”

曹魏建国45年后,咸熙二年(265年),权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也以“禅让”的名义,从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手中篡位,并改国号为晋,曹魏最终灭亡。

而曹奂则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邑万户,并被允许像汉献帝一样保留使用天子旌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永嘉之乱时(307-313年),陈留王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到了326年,晋成帝司马衍封魏武帝曹操的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接续魏国,此后,历经东晋、刘宋,直至南齐,陈留王国才被废除。

所谓帝业,最终化为千古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