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侍郎痛定思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给孙儿报仇。直到何同文的出现,老侍郎的计划才有了一点眉目。那次,何同文趁夜翻墙入内刺杀他,但他毫无畏惧,面对利刃说出了当年实情。何同文大感惭愧,决心加入老侍郎的阵营。之后,老侍郎又找到昔日好友孙长明,三人一步步细心推演计划,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还需要一个人和一个契机。
说到这里,老管家看向李观山:“李大人,这个人就是您。”
要完成他们的计划,必须有个梁县主官加入,这个人要涉世不深,聪明机灵,有学问,有担当,最重要的是胸怀黎民。之前好几任知县都不是合适人选,就在他们几近绝望之时,李观山来了。他们暗中观察了他三个月,确定他就是他们等待已久的人选。
李观山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说:“一个人找到了,那一个契机,显然就是老侍郎八十大寿被害。”
他心中苦涩,这个契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老侍郎需要被何同文取走头颅,何同文需要服毒自杀,并由精通仵作的孙长明伪造成被杀的假象,再将他引入局中。他们为了这个局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演练,这样才使得每一步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而三个布局人,两人要死,他们却义无反顾,可想而知有多坚决。
李观山的话刺痛了孙长明和老管家,二人皆泣不成声。李观山又说:“我还有三个疑问。第一,老侍郎是因为孙儿死了,万念俱灰之下,愿以死报仇,而何同文是因为方安国杀父夺画,同样愿意以死报仇,但是,你们凭什么认为我会支持你们?”
孙长明说:“你出身贫寒,母亲早逝,父亲为供你读书历经艰苦。你本该三年前就当官的,只因为中榜之日,老父亲被恶徒纵犬咬死,你才不得不回乡丁忧三年。所以,你其实与我们一样,恨透了这世间的不平事。”
这些事李观山只跟老侍郎说过,想必,这也是他选择自己的原因之一吧。李观山沉默了半晌,说:“第二,老侍郎在我辖区内被害,按理来说,就算我及时破案,朝廷也会降罪于我,但皇上竟对我颇有赞赏,这是老侍郎的安排?”
老管家点点头说:“确实,老爷生前跟朝中知交及门生打过招呼,请他们保您。”
李观山说:“第三,如今民间的积案以每天二三十件的速度清理,但涉官案件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一旦我过问这些案子,相信很快就会落得跟之前数任知县一样的命运,到那时,我的前程事小,老侍郎与何同文两人就白死了。我相信你们之前推演时,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李观山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是认同了他们的计策,由被动带入变成主动加入了。孙长明和老管家对视了一眼,突然长躬到地,说:“大人磊落,请受我们一拜。”
孙长明和老管家的这一拜,不仅是拜李观山的为人,更多的是愧疚,因为他们无法回答李观山的问题。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超出了他们当时的推演。
正如李观山所猜测的,为官一辈子的老侍郎不可能没想到这个问题。老侍郎之前已与朝中两位好友约好,说李观山是自己最器重的弟子,请他们在他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这也是李观山现在还是知县的主要原因。但是后来,当事情牵涉到方安国时,两位好友退却了,只传了句话过来:好自为之。他们知道,唐伯虎那幅真迹此时正在皇帝的案头摆着呢,自然是方安国夺画后又献给了皇帝。
也就是说,老侍郎和何同文拼了性命,最后的结果也就只能如此了。孙长明和老管家满脸惭愧,他们让不知情的李观山卷入其中,却无法善终。孙长明神情落寞,长叹道:“算来算去,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罢了,也就这样吧。”
眼下结束一切,对李观山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既奉旨整顿了治安,又没涉及官场,上可讨好上官,下可得民心,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李观山闭口不语,片刻后摆摆手,心事重重地离开了程府。
次日上午,李观山开堂审案。一上午,除了几件涉及官员的案子外,其余二十余起民间案子无不迎刃而解。如此,一连半个多月过去,民间陈案越来越少了。
这天,县衙已经无案可审了。李观山神情黯然,对孙长明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孙长明长长地叹了口气,但也只能点点头。
正所谓世事难料,那晚皇帝突然驾崩,新皇即刻登基。第二天,方安国就接到新皇圣旨,让他去给先皇守灵。方安国以为得新皇圣宠,自然立刻前往,殊不知新皇早已识破其贪腐狡诈一面,故意设下此计,在其孤身守灵时捉拿下狱,连同他的党羽张召等人一并肃清。随即,李观山被升任知府。
对此,李观山瞠目结舌,惊喜之余,又平添几分惶恐,以法不能治国,以权却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