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顺在赊店福寿街开了一个小门店,专营麻绳生意。
那时,做生意大量流通的是铜钱,为了携带和数钱方便,人们就把这些中间有方孔的钱用细麻绳穿成串。因为铜钱要经常搬运,穿钱的麻绳很容易磨断,需要经常更换。曹保顺看准这一商机,做起了这个本小利薄的买卖。
搓麻绳的原料是胡麻。这年,南阳一带大旱,胡麻几乎绝收,曹保顺跑遍方圆几十里,只收了一点点。眼看库存的胡麻就要用完,夫妇俩愁得唉声叹气。
这天夜里,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曹保顺打开店门,见一中年汉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推一辆独轮车站在门外。“掌柜的,烦劳给做碗饭吧。”汉子说。
曹保顺十分诧异:“客官,赊店街上客栈多的是,为何不去那里?”
汉子说:“客栈见我这身穿着,当我是讨饭的,都不让进门。我见您这里有灯光,就来打扰了。”
曹保顺赶紧让老婆做饭。闲聊中,曹保顺得知汉子来自开封,辗转来到赊店,准备乘船去汉口。
谁也想不到,汉子当晚却病了。曹保顺只好取消外出收胡麻的打算,请来郎中为汉子治病。直到第五天,汉子的病才痊愈。
汉子感激涕零,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当他得知曹保顺正为买不到胡麻犯愁时,一拍大腿:“曹大哥,您怎么不早说,我去汉口就是给朋友送胡麻的,送您两捆就是了。”
曹保顺说:“既然这样,你干脆卖我两捆,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汉子说:“曹大哥这么仗义,就两捆胡麻,我怎么能要钱?”
“不,我这就去拿秤,几斤几两咱要当面过秤。”
在曹保顺拿秤的当儿,汉子已把两捆胡麻弄好,过了秤,付完钱,便随曹保顺上了马有福的船。
船刚驶入唐河,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河水猛涨,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河里颠簸,一下子将汉子颠到了河里。等马有福父子把他救上船时,人已经没气了。马有福把他的尸首送回给曹保顺,一同送回来的还有四袋胡麻。
曹保顺十分生气,冲马有福嚷:“我和他非亲非故,你把一个死人送到我家,这不是让我晦气吗?”
马有福戗道:“人是你送到我船上的,不送给你送给谁?我不要船费就算对起他了!”
“可我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呀。”
“这我就不管了。”
曹保顺只好自认倒霉。他盘算了一下,四袋胡麻足够抵上丧葬费用,便在城外自家的坟地里找了个角落,把汉子埋了。
街上的人都说曹保顺仗义,没有给赊店人丢脸。曹保顺只是苦笑。
自己库存的胡麻很快用完了,曹保顺就搬出汉子的胡麻搓绳。麻袋打开,曹保顺大惊—里面竟有十个大元宝。他哆嗦着手,打开另一条,竟也有十个。又把其余两条打开,每条里面都有十个,数了数,整整四十个。怪不得汉子不住客栈,原来怕不安全!看着从天而降的巨额财富,曹保顺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暂将元宝埋进屋里。
从此,曹保顺夫妇竟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时常做噩梦。一天,曹保顺梦见官府的人给他两口子定了个窝赃罪,关进大牢。梦醒后,曹保顺一身冷汗,对老婆说:“我快崩溃了。等有人来找,咱赶紧归还;如果官府来起赃,就交给官府。”老婆说:“我也过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愿菩萨保佑赶紧有人找来。”
主意已定,曹保顺两口子心里反倒轻松下来。
一个月过去了,没人来找。一年过去了,还没人来找。在这期间,曹保顺的父亲害了大病,花光了积蓄。老婆和曹保顺商量:“这么长时间了,恐怕不会有人来找了,不如拿出元宝给爹治病吧?”
曹保顺猛一摆手:“不中!这元宝咱不能动。”
有一天,马有福突然领着一个年轻后生来找曹保顺。年轻后生说他是开封人,是汉子的儿子。又说他父亲是个商人,因得罪了官府,害怕抄家,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换成元宝,用胡麻裹起来运往汉口朋友家……
见年轻后生说的和汉子的体貌特征、所带物品、去往何处一点儿不差,曹保顺就确认他是汉子的儿子了,便一五一十地说了其父去世和埋葬的经过,然后挖出元宝,交给了他。年轻后生扑通跪地,给曹保顺磕了三个响头,又取出五个元宝捧给曹保顺:“恩人,您的大恩大德,小生将永记在心!”曹保顺推开元宝:“孩子,我要贪财,不承认就是了。这钱我坚决不能收。”
见曹保顺坚辞不受,年轻后生没再强求,回了开封。
不久,一位客商买下了老街的一块地皮,盖起了四进院的门面房。房子完工后,年轻后生突然来到赊店。办理了所有文约,然后请来曹保顺,在镇首的见证下,双手把文约捧给了他。他虽不受,可木已成舟,只好同意。在鞭炮声中,年轻后生把一块金字匾额挂在大门上方,上书:诚信动天地,忠义感春秋。
曹保顺用获赠院落靠近码头的优势开了家客栈,生意越做越大。三年后,他亲赴开封,找到那年轻后生,将建设客栈的所有费用如数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