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小笼包

某老友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美食图片,并配了文字:“疫情汹汹,但只要还有鸭子、辣油馄饨和薄皮小笼包,那么南京就还是南京。”当时,南京出现疫情,形势一度很紧张。但看到这句话,顿时觉得十分减压。

北京人有另外的标准。老舍《四世同堂》的第一页上,住在小羊圈胡同的祁老太爷,“他的家里老存着够全家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他奉行的生活哲学是:“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的。”

那位“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帮助秦国雄霸天下的张仪,当年被人怀疑偷东西而打得半死,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西方人又不同。“二战”的至暗时刻,丘吉尔到国会演讲时说:“只要《泰晤士报》还天天出版,炸鱼薯条还在卖,英国就还是英国,垮不掉。”当时,物资紧张,很多食品实施配额管制,炸鱼薯条是少数不受限的食物。这道普普通通的街边小吃,给原本士气低落的英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激励。

馄饨和小笼包,粮食与咸菜,炸鱼及薯条,味道不同,传递的情绪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种自信倔强,鼓舞人勇敢面对逆境;有的是一种豁达乐观,即使这种达观里略带粗浅,也不影响它具有抚慰人心的奇效。

生活中,免不了有七灾八难,挫折低谷。这种时候,淡定从容与坚持努力同样重要。正因如此,张仪才能够“万事变更唯舌在,三年流落转涂穷”,上演惊世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