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潭上面不远处,便是黑龙潭了。
黑龙潭深陷在一个山坳里,最宽处,不过十来米。山头怪石嶙峋,乱石林立。因常年雨水冲刷,半个山坡被劈成了口小底大的圆形水潭。潭中,碧绿的泉水,黑洞洞的,深不见底。
黑龙潭左侧是百丈崖,几座山峰交错重叠,一道山谷裸露着岩石,从半空中斜插下来。水潭上方是一处二十多米高的悬崖。悬崖边上,一道砂岩形成的细长的白线,将平坦的沟谷和直立的悬崖一分为二,像天然的界限一般。这便是有名的“阴阳界”。“阴阳界”正处在泰山的断裂带上,当年造山运动的时候,山体垂直地塌陷下去,山洪冲开半个山头,形成了现在的黑龙潭奇观。悬崖上,长寿桥横贯东西,犹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桥下,一道百练似的瀑布,沿着绝壁直挂下来,绕过几道弯,咆哮着,似发怒的雄狮,似脱缰的野马,吞云吐雾,一路狂奔,一头扎进水潭里。远观瀑布,恰似一条巨龙,自潭中一跃而起,盘旋而上,直冲云霄。
说来也怪,跳进水潭里的瀑布,如同立马被驯服一般,任凭水下暗流涌动,潭面依旧风平浪静。大水流出黑龙潭后,又撒着欢地奔腾而下。
有人说,黑龙潭与东海相连。也有人说,黑龙潭直通大明湖。也许黑龙潭里有洞穴,洞穴下面连接暗河吧。反正,黑龙潭从不干涸,总是盈盈的一潭泉水,承接着飞奔的瀑布,静静地向外流淌着。正如玉构所写的那样:“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神奇的黑龙潭真是谜一样的存在。黑龙潭,难道真的是深不见底吗?疑惑时常萦绕在心头,好奇心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有的拿着长长的竹竿,插到水底,测量水的深度。有的朝潭底扔下一块小石头,听听落地的声音,判断深浅。有一次,一位好奇的游客,紧临着黑黢黢的水潭,探着身子想看个究竟。谁知,脚下一滑,滑进了水中央,幸亏他水性好,一沉一浮,便踩着浪花走了出来。我问他:“水到底有多深?”他笑着答道:“得两米多深。”我有点失望,但是,还是夸赞他:“幸亏你会游泳呢!”他道:“那当然了,如果不会游泳,我也不敢走到水边啊,石头太滑了。”他骄傲地笑了起来,又问我:“你会游泳吗?”我不好意思地说:“只会一点点。”他便说:“会就行,还是别靠得太近。”潭边的警示牌上,“水深危险,请勿靠近”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往常,黑龙潭是有鱼的。鱼细长,身长不过15厘米,红褐色的脊背,淡黄色的鳞片,半透明的身体,在阳光的映照下,脊椎骨清晰可见。这种鱼叫“赤鳞鱼”。野生的泰山赤鳞鱼是我国稀有物种,为泰山专有,只在海拔270——800米之间的泰山山涧溪流中存活,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据说,赤鳞鱼在太阳下能晒化。我没见过,不知真假。
赤鳞鱼喜欢溯流而上,逐水而戏。我盯着滔滔的河水,找不到赤鳞鱼的影子。是被洪水卷走了呢?还是躲在石缝里藏起来了呢?无从得知。
来观水的人,络绎不绝,个个被感动,唏嘘赞叹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一边赞叹景色美,一边拍下照片。是啊,如此壮观的景色,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对它的赞美之情!
我和同伴都默不作声。静静地听着轰隆隆的水声,听着时断时续的蝉鸣声。聆听大自然的心声,感受大自然的柔情。什么都不想,仿佛置身事外一般。内心,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净化和升华。
此刻,我灵光一闪,对“上善若水”似乎有了新的理解。“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一切生命之源的水,有着高贵的品质。水有大海的胸怀,溪水成河,积水成渊,海纳百川。水又是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水可成云、成雾、成雨、成露、成霜、成雪。遇山改道,遇崖成瀑,遇坝成湖。山水相依,水依偎着山的臂膀,山托起水的歌声。山清水秀,才组成了一幅最美、最和谐的画卷。
见我沉思不语,同伴诙谐地说道:“这次降雨,说不定是东海里刮来的呢。”我莞尔一笑,说:“如果我们能像水那样灵活变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