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于三里亭,我应该属于有缘之人。
我到苏州的第一所学校文学社和校报的名字都叫“三里亭”。其实,我对浒墅关“三里亭”这一着名景点并不清楚,更不太明白其前世今生。
我对三里亭的认识,没有停留在纸面上。在我们学校的后面有一个古朴的亭子,亭名叫“书韵亭”,亭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单檐歇山式花岗岩石亭,书韵亭三个字和楹联都是用金文镌刻而成的阴文,涂上绿色的漆。上联为“绿水青山常在目”,下联为“清风明月不须钱”,字体雄浑典雅而又不失严谨端正,意境深远而超脱。亭子的四角是四根方方正正的大理石柱,其中一根柱子上刻着“民国二十二年十月”的字样,算下来是公元1933年,这座亭子在风风雨雨中矗立了88年了,怎不让人肃然起敬。亭子的顶部排列整齐的四块长条石上生着很多绿苔,那是经年累月雨淋之后的结果,远看去,亭子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那绿苔应该就是他额头的一条条皱纹吧。亭顶四角翘起,从正面看起来,极似古代秀才所戴的方巾,冥冥之中是对学生们的一种祝愿吧!
有老师说这座亭子是仿照三里亭,以1∶1的比例建造的。我这才把校报上“三里亭”和这座实体的“书韵亭”结合起来,进而遥望那在运河彼岸的实体三里亭。
三里亭无法常去,书韵亭却就在眼前。亭里东西相对的是两块长约1.50米,宽约50厘米的大理石条石,条石下面还有两根立柱,用水泥砌成,既起到支撑亭子主体结构的作用,也可以供人休息。南北方向也是条石砌成的石凳,但是很巧妙地在中间留出约60——70厘米的地方,这是设计者考虑到游人进出的方便。虽然跨越只有几十厘米高度的条石对游人而言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建造者还是很人性化地设计了出入通道。因为周围长着很多的落叶乔木,所以到了秋冬时节,亭子里面、四周都落满了枯黄的树叶,踩在上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惹人生出无尽的遐思。书韵亭的后面就是交叉错杂的藤萝形成的一面墙,春日,那些姹紫嫣红的鲜花点缀于绿藤中间,远看去仿若一幅山水画,近看去又像一匹流光溢彩的绸缎。亭子的前面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蜿蜒的小路,学生三三两两从那里经过,有夹着书本的,有嬉笑打闹的,有哼着歌、蹦蹦跳跳的,他们成了亭子前面一道流动的风景。我时常捧一杯香茗,坐于亭中,目视远方,品味对联“绿水青山常在目,清风明月不须钱”的真谛。“清风明月”自是常常有,但是“绿水青山”似乎离亭子很遥远,不能常在目,这能不能算是一个遗憾呢?然而,当我看到我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从面前经过,耳听得身后的教学楼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时,我瞬间释然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绿水青山”吗?是啊!人生最美的风景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心里有万水千山,眼前自然便是绝胜之地。这人间士子的半亩方塘难道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