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完整录音将发行,并会在德国波恩举行世界首演。”近日,网络上传出这则震惊世界的消息,让人既激动又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1817年,贝多芬曾受伦敦皇家爱乐协会委托,为其创作《第九交响曲》和《第十交响曲》。但贝多芬因病魔缠身,在完成《第九交响曲》后的第三年与世长辞,至于《第十交响曲》,他只留下了一些音符、片段和草草记下的零星想法。那么,现在公布的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从何而来呢?

其实,在贝多芬逝世后的194年里,有无数音乐家都试图续写《第十交响曲》,但只能望尘莫及,知难而退。这其中最有代表的要算音乐理论家巴里·库珀博士。1988年,他通过贝多芬留下的手稿,重构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第二乐章,此后便思路中断,无法再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科技逐渐重视。奥地利卡拉扬研究所马蒂亚斯·罗德尔博士就受到人工智能的启发,他以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为契机,通过多方联系,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包括着名的音乐历史学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钢琴家等,还有罗格斯大学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阿赫德·艾尔贾马尔教授领导的一些计算机专家。

2019年6月,这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聚集在哈佛音乐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他们先把交响曲分为四章,再依据相关音乐理论确定了一个中心主题,最后对相关任务进行分工。以罗德尔博士为首的音乐团队的任务是,根据贝多芬的创作风格,破译那些零碎的音符和片段,分析它们是哪一种属性,比如是表示回旋曲的起点、谐谑曲、三重奏,还是赋格曲的基础等,之后便像拼图游戏一样,通过合理想象,将它们逐一安放在相应的章节,以及章节的某个部分,再转录给人工智能机器。

艾尔贾马尔领导的计算机团队则要教会人工智能如何创作。第一,他们要借助大量的贝多芬作品,训练机器如何利用一个片段或一个作品的旨意,发展出一段更长、更复杂的音乐结构,再谱写成让人心潮澎湃的交响乐、四重奏和奏鸣曲;第二,要教会机器在遵循音乐规律的前提下处理一条旋律线、编配和声;第三,要教机器如何和谐地衔接两部分音乐,以及把尾声推向高潮。犹如泼墨绘画那样,要将每一个墨点都能合理地构成美丽的图画并升华其艺术性。总之,在整个过程中,机器都必须学会像贝多芬一样创作。

那么,这台机器能完成任务吗?2019年11月,团队齐聚在波恩的贝多芬故居博物馆,他们邀请了一位钢琴家,用打印出的人工智能机器根据贝多芬留下的草稿所创作的乐谱进行演奏,让记者、音乐理论家和研究贝多芬的专家等观众进行鉴别。可喜的是,没有一位观众能分辨出哪个部分是机器完成的。

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测试,但取得的成功足以说明团队的研究走向了正确的轨道。18个月后,他们已谱写并编配了两个完整乐章,每个乐章都超过20分钟。此后,他们向外宣布,完成了《第十交响曲》这部鸿篇巨制。

虽然人工智能接过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指挥棒,但这部作品是否代表贝多芬本人的意图,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人认为,如果贝多芬本人创作,也许他会追求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甚至会走另一条路,毕竟初稿和最终定稿是两回事。

这些都有待于后来者去探究,但不论怎样,当《第十交响曲》响起时,这一刻的感动,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