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他的勋章

一、

我们村紧挨着108国道,骑自行车30分钟就到城里了。这意味着我们村的人除了在田地里耕耘,还可以向城市讨生活

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还不流行打工,也不像今天有这么多招聘信息,农民除了辛苦侍弄庄稼,想要挣几个钱花,得尽快把种出来的农作物变现。

因此,我们家的那辆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就派上用场了。这还是在外地工作的二舅托人才买到的。爸爸兴冲冲地把新自行车骑回家,惹来邻居们羡慕的目光。新自行车很气派地站在我家略显逼仄的客厅里,车把锃亮,车身漆黑,为了尽可能地不让车受到磨损,父亲在车的横梁上密密实实地缠上了绿色的塑料带子,一圈压着一圈,均匀而好看。

当年,谁家能有一辆自行车,豪气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今天能拥有一辆宝马汽车。娶新媳妇时,自行车可是标配啊。

这辆自行车给我们家带来了自豪,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去地里干活舍不得骑,只有走亲戚时才使唤它。为了带上一家四口,父亲特意为我做了一个儿童车座,赭红的枣木座椅木质细腻,表面刨得非常光滑,稳稳地架在车前的横梁上。我坐在上面,听着耳边骑自行车的父亲沉重而均匀的呼吸;母亲抱着弟弟坐在后座上,不断提醒父亲蹬慢点儿,上坡时母亲心疼父亲,就下来自己走几步,等自行车上坡后再坐上去。

父亲每日忙完都要擦拭自行车,他用蘸了几滴机油的擦车布细心擦拭车身、链条和钢圈,擦过以后的自行车焕然一新,仿佛刚来我家时的样子。

忽然有一天,自行车后座左右多了两个藤编篓子,篓子用两根结实的木棍绑着,正好卡在后座上。怕不稳当,父亲又用一指粗的绳子捆了好几匝,这下就不怕篓子掉下去了。我和弟弟探头看篓子里有什么,父亲笑眯眯地说,要开始用这篓子挣钱给我们买电视了。

自行车就这样带着父亲每日往返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带着我家奔赴在通向小康的路上。

二、

第一批运进城的是我家地里的大西瓜。包产到户后,农民都把心思使在自家的地里,土地肥沃,庄稼长势喜人。我家地里的西瓜像半大小子,长得飞快。中午,西瓜叶被太阳晒蔫儿了,只看见满地的花皮大西瓜。父亲在地头搭了瓜棚,中午放学后我来看瓜,坐在瓜棚里,看着挤挤挨挨的大西瓜,我小小的心里乐开了花。

两个篓里各能装七八个西瓜,加起来就有200斤了。父亲与他心爱的自行车驮着西瓜,送到城里卖完,回来吃口饭又抓紧再跑一趟,一天往返两次,把一个个西瓜换成一张张钞票。家里收入多了,我的零花钱自然也就多了,我可以到小人书摊上租书看,遇到十分喜欢的书就奢侈一把——买回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