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效应

人类会对巨大的伤痛存有长久的记忆。

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场创伤结束后,它的直接影响会被个体遗忘,但创伤所带来的心理后遗症仍将持续。中国古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经历过大灾大难后,人们的行为会不自觉地发生变化。比如,有研究发现,在印度尼西亚,那些经历过地震或海啸的人,在之后的3年中性格会明显变得更加保守,做出冒险行为的可能性会比其他人群的低41%。同样,在日本,大地震后的5年时间内,震区居民会变得更加厌恶风险。

人们会因为一次重大事件永久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即使之后一切回归正常,经历过重大危机的消费者也未必愿意大胆花钱,企业未必愿意正常投资、生产,暂时关门的小微个体未必能够重新开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劳拉·维尔德坎普用“疤痕效应”来描述这种现象。

历史经验的产物

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期,都是其自身历史经验的产物。比如,中国的“80后”“90后”“95后”这几代人生活在国家快速向上发展的时期,繁荣和增长就是他们的历史经验。所以,他们会认为所谓的经济危机、大萧条,离自己很遥远。但是,如果经历了一场重大的、长期的冲击,人们就会被现实教育,从而生长出新的历史经验。比如,在经历过一次持续性饥荒事件后,人们就经常会担心将来再次发生粮食危机。又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任何银行的流动性危机,都会被市场反复解读。2022年,金融巨头瑞士信贷的流动性出现问题后,市场马上变得风声鹤唳,担心它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引发新的金融危机。在长久的冲击事件影响下,人们可能会被教育得过度悲观,更厌恶风险,更追求稳定。个人和家庭会更多地存钱,企业会攥紧现金,这些都是疤痕效应的体现。

所谓正态分布,就是在正常状态下,一般事物总体呈现出的一种数据分布规律,即处于平均值水平的最多,处于极端值水平的极少。在正态分布下,越偏离均值的数据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所以数据是呈“细尾”分布的。比如在我们上学时,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是中等水平,满分和不及格的比较少。

但是,在感受过一次重大尾部事件冲击后,人们的思维模式会受到影响,觉得尾部事件并非黑天鹅事件,偏离均值的尾部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会被人为放大。人们倾向于认为“细尾”会变成“肥尾”。在这种预期下,人们自然会在行为上做出反馈,比如存留余钱,行为趋向于保守;抑或是觉得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如及时行乐,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疤痕效应

从美国的相关数据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疤痕效应正在持久地重挫长期产出。比如,经济数据显示,在疫情补贴停止之后,美国消费者的支出跟过去相比显着减少。对感染病毒的恐惧,让文娱、旅游等服务行业很难完全复苏。学者预测,从长期来看,疫情后的经济产出可能会比疫情前的水平低3%——4%。

劳动力市场的“疤痕”更深。疫情前,美国的劳动参与率一直保持在63%以上,最高曾达到67%左右。疫情中,劳动参与率一度跌到60.2%,此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截至2022年10月,美国的劳动参与率为62.2%,尽管经济增速已经到了5.9%的历史高点,但劳动参与率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63%和62.2%,看上去仅仅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实际对应的劳动力缺口高达160万人。劳动力缺口大,会导致工资水平难以降低,从而影响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的节奏,对货币政策、资本市场都将产生连带影响。

为什么劳动力市场的缺口这么大?原因很复杂,但疤痕效应一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很多资深劳动者在暂时离开劳动市场后,会因为“疲倦感”而就此永久离开,很多公司也选择永久性歇业。研究发现,2020年3—5月,有43%的美国公司选择了暂时停业。而在疫情后的恢复期内,有超过10万家公司永久关闭,它们之前提供的劳动岗位也就永远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