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暗恋过一位女同学,但因腼腆不敢表白,就偷偷匿名写信、写“情诗”寄给她,几乎每周一封。算着信寄回学校了,我就躲在隐蔽处偷看她去传达室取信。她每次拿到信后,先是东张西望,然后就高兴地蹦蹦跳跳,犹如一只尝到新鲜蔬菜的兔子,叼着一片菜叶满地撒欢儿。我比自己吃了新鲜蔬菜还欢喜。
我想,她一定能猜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个人的目光溺爱着,因而开始改变自己。改变更多的是她学习的劲头,后来她考上一所好大学,竟真的是我在信中希望她报考的那所。最终,她也不知道我是谁,我的暗恋也悄然淡去,但我收获了一种新奇体验——当你爱一个人并付出这种爱,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了她的生活。所以多年后,当我看到“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的前进方向”这句话,立刻就产生了共鸣。
拿我熟悉的京剧来说,有句话大意是:“谭鑫培改革,只自身成功;王瑶卿改革,给别人开路。”是说谭鑫培以后,老生没有一个赶得上他的;王瑶卿以后,旦角风头出到十足。谭鑫培使自己成为一座高山,虽然很多人学他,但都没有超越他;而王瑶卿则是在做一个“铺路人”,几代京剧演员大多受过他的教导,包括着名的“四大名旦”,还有“一花(筱翠花)一草(芙蓉草)”两大名伶,还有更年轻的“四小名旦”里的“一文(张君秋)一武(宋德珠)”等。他是怎么给人“铺路”呢?不同于别的艺术家——既然拜我为师,就要学我,成为我这一流派的传承者,看上去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王瑶卿则是因人施教,根据每个演员的自身条件,指明不同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程砚秋不能走梅兰芳的路子,因而就有了程派;认为荀慧生嗓音不如尚小云高亢,要另辟蹊径,于是就有了荀派……总之,受他点拨的演员,人人会变化,个个显神通。这些名角,都不是“王派”的传人,他自己创立的“王派”艺术,相对来说影响力也最弱,但别的大师身上,都有他的影子。这就是“铺路人”的伟大。
“铺路人”并不神秘,那些甘为园丁的教师、为他人做嫁衣的报刊编辑、职场中栽培你的领导,都在做着这样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做“铺路人”。譬如我热爱旅游,被认为是见多识广,常有朋友让我帮忙做攻略。这是一件麻烦事,因为旅途复杂,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容易费力不讨好。但当我看到他们几乎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我的攻略,我就喜欢上了这件事,开始热情主动地为人“铺路”。除了做基本攻略,还分享自己的经验,也把教训如实告知,尤其是自己因故未能实践的、或是新奇的构想,也融入到为朋友做的攻略中去,因而看到朋友心满意足地完成了旅行,就仿佛自己也亲历了一样。做这样的“铺路人”,比自己亲身旅行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