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个小院,来的亲朋好友也喜欢。一进门,都说这院子是花草小院、特色小院、文化小院。浓浓的诗情画意,处处弥漫着诱人的文化气息。
我初到时,小院也有树、有花,但都不称意。我仔细打量,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对,小院虽美,但缺少文化的渲染,就像一棵没有灵魂的树。于是,就思考着如何营造和布局。
我是从拆除一个破败的亭子拉开小院改造的序幕的。我把小院周围的围墙适度加高,并重新粉刷内外墙体。在主房门前的空地上,我还特意砌筑了一道照壁,前后放置了网购的石缸。两个石缸,前为方而后为圆。一方一圆,倒也契合了“内圆外方”的寓意。缸里灌满清水,每日里照得见过往的太阳月亮,还有天天前来打交道的白云蓝天。
照壁两侧,各置一米见方的花盆。里面栽了树,高过人头,一树浓荫就罩了地,落下盛夏的阴凉。沿墙右侧和前面墙壁下方,是先前房东砌好的条状花坛。虽然有些陈旧,但保持还算完好。
我为省钱,姑且不动。其间或栽山茶、或植米兰、或培青葱,而左侧是搭了架的车棚,我却不停车,想留作他用。
等小院砌筑、粉刷、栽种完毕,我就迫不及待地对小院进行改造。比如,在正对大门的照壁上,我全都画上画儿,题上联。
照壁内墙画的是牧童青牛风筝图,外壁画的则是瓶装牡丹图。画之两侧,又各写着两副对联。前面照壁因为正对东方,加之我搬家入住时,正值早春,我便借春之气息,用带露的朝霞在墙上写下了“门开迎日出,擂鼓待春来”的喜庆联语。后面的那副,写的是“启后犹开新气象,承前不改旧家风”的七言楹联。于我而言,要开新气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不改旧家风的操守,我却是一直在传承。包括装修,在施工时,我都是能省尽省,能用则用,绝不敢攀比人家,也不搞大拆大建。我简单的改造,却在我精心的推进中,把小院一步步引入了文化的天地。
花园左侧墙上,因为有顶棚,我索性挂了两幅画和三幅字。字画搭配,果然生色。右侧墙和前方内墙上,也画了五幅画。在那两幅山水画中,我还特意题了两首诗:
一
云岭花千树,溪山路几重。
烟村斜照里,家傍两三松。
二
隐隐峰千叠,苍苍竹万竿。
临溪堪自悦,放咏每凭栏。
诗以行书写就,字只有指头大小,阅读时需贴近观之。来访的朋友多站在墙前,读画品诗,倒也增加了一份情趣。
小院外面的墙,虽然只有一面,但有砖柱从中隔开,形成了两半对开的墙体。我便请来两位朋友,分别画了两幅画。一幅为仿古山水,颇有吴昌硕画意;另一幅为《青莲出浴图》,纯为写意,几笔就染就了。在画的两侧,我还以隶书的形式写了一副对联,算是最后的收尾:
趁一窗明月,满帘秀色,好让我阅今古名篇,也试作:诗千行,文万斗;
携几片白云,两袖清风,且任他纵春秋佳日,还须凭:茶半盏,酒三盅。
等工程全部完工,我的小院顿时生鲜活泼起来。蓦然间有了墨香的涌动,它既传统又亲切,既高古又当下,它是生命,更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