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南部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不仅深藏着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绚烂多元的民族风情。几个月前,我们探寻了贵州黔东南、黔南几处少数民族聚集地,见证了那里的非凡魅力。时隔多日,苗寨阿妹家的酸汤滋味仿佛还留在味蕾上,侗寨大姐爽朗的笑声也还在耳畔回荡——鲜活动人的日常场景、淳朴真诚的生活态度,正是当地璀璨人文风情的缩影。
从黔东南凯里市出发,朝东南方向行驶三十多千米便到了苗岭腹地。我们探访的目的地朗德上寨,正坐落在这片群山之中。在云贵上百种分支的苗族体系中,朗德上寨属雷山县的“长裙苗”。每逢节日,这里的苗族女性都会身着盛装。她们长到脚跟的百褶裙与彩带,是被大众熟知的苗族服饰样式之一。
蜿蜒的山路掩映在青山翠林中,山坳间遍布金黄的油菜花,茂密的竹林衬托着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条弯弯的河流在寨前悠然流淌,风雨桥“亭亭玉立”在河畔之上,一帧唯美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寨子里只住着百来户人家,十分幽静。徜徉在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时光慢且长。
美丽、勤快,是当地一个阿妹给人的第一印象。 初见时,她正在小巷路边煮腊肉。听说我们远道而来,她盛情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阿妹家三层的吊脚楼立在倾斜的山坡上。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平地盖房,苗家地处山区,先民将珍贵的平地用作农田,倾斜的山坡则建造居所,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稳固且通风。
阿妹端着一锅红酸汤,笑盈盈地登上狭窄陡峭的楼梯:“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红酸汤,咱们中午吃腊肉火锅。”黔东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红酸汤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饮食,源自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食酸传统。贵州山区盐资源匮乏,黔东南少数民族就形成了以酸味代替咸味的饮食习惯。当地有“三天不食酸,走路打翩翩”的俗语。
除了酸汤,腊味也是苗家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这种风味独特的食物由来已久,先民为了保存打猎到的吃不完的野猪肉,将其悬挂,用火熏干,这种传统制肉方法流传至今。每到新旧年份之交的腊月,家家户户火炉亮起、肉香弥漫,那场景十分热闹喜庆。
阿妹和婆婆忙前忙后,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苗家地道“土”味便准备好了。“水稻和梅菜叶是自家种的,腊肉、腊肠和血豆腐是用自家养的土猪做的,辣椒也是我们自己种的。”阿妹笑着递来碗筷。
红亮亮的酸汤咕嘟咕嘟翻滚起来,油亮的腊肉和新鲜的梅菜叶经过酸汤的浸烫、蘸水的加持,既保留了腊肉的香腻、梅菜叶的清脆,又叠加了酸汤的清爽、红辣椒的热烈。就着香喷喷软糯的米饭,丰富的层次感让味蕾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黔东南榕江县道路边立着“都江小学”的牌坊。旁边的空地上,几个身穿青色粗布衣服的少数民族妇女热闹地忙碌着。她们熟练地架起火炉,不一会儿,丝丝缕缕的烟雾便飘荡在村寨和山林间,炭火上,焙烤的肉片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妇女们围坐在低矮的板凳上,享受着新鲜出炉的美味。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笑声,一场侗族人的聚会就此拉开帷幕。
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又或是这天饥肠辘辘的本能反应,我们停下车朝火炉走去。“你们在聚餐吗?”我们的发问夹杂着害羞和胆怯。“对啊,今天我们全寨过三八节!”一位侗族大姐爽快地说着,伸手指向了学校。
顺势望过去,我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一百多个人分散在操场和校舍的平台上,推杯换盏,热闹非凡。这应该是最真正意义上的聚餐了,大姐说:“村里分的组,每个人从家里带来食物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