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农村漫谈(外一篇)

漫步花岗岩铺就纵横交错的街道,道路旁错落有致的树木正盛开着红艳艳、粉扑扑、紫莹莹、白花花的各色花朵,绿化带里各种草木刚刚发出的嫩芽绿油油的,当然,金叶榆的颜色是金黄色的,娇艳喜人,在以绿色居多的城市绿化景观里显得特别与众不同。马路上的汽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川流不息,排气筒里散发出一股股或黑或蓝或白的烟气。在某个书写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标语的围墙边的空地上,三三两两的闲人或站立拉话,或围坐打牌,也有人一言不发呆坐着晒太阳。远处的楼房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夜晚被霓虹灯勾勒出了一道美轮美奂的盛世景观。

儿时,我时常牵着瘦小的毛驴走在崎岖不平、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上,泥土的芬芳夹杂着野草的清新气息迎面扑来,微风吹来,一股股幽幽的花香柔柔的拂过脸庞,沁人心脾,路边杂乱无章的野草肆意地生长,远处的沙梁被羊群过渡的啃食而光秃秃的,大风刮起黄沙遮天蔽日寸步难行,我躺在沟里小河边长着黑黢黢树干的高大旱柳树下,听着叽叽喳喳的麻雀鸣叫声,曾经无数次地憧憬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色香味俱佳的精致美食,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而今,我已在一个不算小的县城拥有了一份固定的职业,一套安居的房子,一辆代步的汽车,随时都可以在繁华的街道上走进各类店铺购买想要的物品,作为一名实质意义上的城市人,当初梦想中的生活已完全变成现实。但与此同时,我也得接受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疲于奔命的生活,我们习惯了城市的便捷与安逸,享受着丰富的物质但欲壑难填,我们饱受交通拥堵的煎熬和生活压力之痛,轰隆隆的机器声、喧嚣闹市的嘈杂声、临街马路的车流声让我们无比烦躁与困扰。

这真是我们当初向往的城市生活吗?

城市繁华且精致,干净且整洁,处处体现出人工痕迹之下整齐划一的对称之美。相比之下,农村显得荒凉而粗糙,颓败而凌乱。但我认为,农村自然古朴简约之美却更能疗愈心灵。

石头窑、石河坝、石台阶、石墙、石庙、石磙、石碾、石磨、石桌、石凳……就拿三五孔东西向或南北向的石窑洞来说,这里一家,那里一户,历经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风雨侵袭和岁月沧桑,仍是宠辱不惊,岿然不动地耸立在山腰上,成了一道无与伦比的美。雨露轻盈的清晨,透过纸糊的木质雕花窗棂,我们能听到公鸡喔喔打鸣声,烈日当空,石头墙垒筑的猪圈内的小猪哼哼要吃食,夕阳余晖洒在山顶之时,树干围成的羊圈里的小羊咩咩叫不停,就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还传来了犬吠之声。

清晨和傍晚,炊烟从窑洞上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柴草燃烧的那种独特的气息就会在村子里弥散开来,氤氲成一种芬芳,弥漫成一幅水墨画,直至成为诗人嘴上的情诗,画家笔下的线条,游子梦里的浓浓乡愁。

周国平先生曾经这样说:“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阳春三月,黄土大地高低起伏的山坡上几株桃树开出了红艳艳的鲜花,引得旁边的杏花也不甘寂寞竞相怒放,激发了诗人无限的畅想,待到金秋九月天高云淡之时,红彤彤、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博得布满皱纹的老农满脸都是笑容。

部分专家学者无数次地讨论过农村城市化、城市田园化的实现途径,但城中村和城郊环境的脏乱差,土不土、洋不洋的现实困境,始终让农村和城市不可调和,不止于环境,还有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落差。

因此,生活在城里的人大概心里都有一个田园情结吧。农村田园之美,不止于农与耕的田园风光,不止于土生土长的树木、气势磅礴的大山、千沟万壑的黄土地、碧波荡漾的鱼塘,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宁静、温馨和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恬静而悠闲自在的心境。

和美乡村建设,大概就是城市人田园情结的付诸实施吧。

那条让人爱恨交加的河啊

家乡位处毛乌素沙漠南端的一个沙沟里,两面都是高高的大沙坡,沟底西面有条小河,河流发源于距村子最后一户人家1000多米远的沙漠沟掌深处,因此村名叫沙沟掌。

因小河就发源于村子沙沟深处,村里在八九十年代也仅住了20户人家140余人,这条小河足以满足全村人的田地灌溉需求。当然,饮用水还有两股山泉水可以足量供应,所以,这条河流常年流淌着清澈的沙泉水,没有污染,不会断流,静静地流淌进经过村子南面的一条自东向西的大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