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祖孙三代守陵七十余载,为二百五十八位烈士找到亲人。”
——在江苏盐城庆元村,从卞康全的爷爷开始,到父亲,再到他自己,卞家祖孙三代人守护着五条岭烈士墓,七十多年不曾离开。几乎每一天,卞康全都会接到来自各地的寻亲电话。他会仔细地把通话信息记录下来,每找到一位烈士的亲人,都能让他高兴好几天。
“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退役军人董清,驰援武汉六十天,和同事们一起转运九百多吨医疗废物。从转运火神山医院第一桶医疗废物到现在,看着每天的垃圾越来越少,就知道武汉正逐渐康复。董清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虽然想家,但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你们比我的子女还亲切……”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奶奶出院前写信感谢军队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老奶奶近视两千五百度,写信时脸几乎贴在桌子上,她坚持写下:虽然想家,但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你们比我的子女还亲切……
“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复后能返回工作岗位。”
——伤医事件过后两个多月,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陶勇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回顾自己的受伤和抢救经历,他形容如同“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但是他也表示,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复后能返回工作岗位。
“唯有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正陆续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重新回到充满“烟火气”的正轨。餐馆酒肆里又现热乎气,网红打卡地再见打卡人,商场超市中不乏购物者,这样的“烟火气”既是城市本来的样子,更在特殊时期传递着力量、信心和希望。
“作为女儿,我放不下父母;作为母亲,我放不下孩子。但我是军人,必须冲锋在前。”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副主任医师石蕊,她是一名独生女,孩子才十岁,父母都已七十岁高龄。疫情袭来,她挺身而出,奔赴战“疫”一线。石蕊说,冲锋是军人的使命,她会把在武汉的日日夜夜留在心里,把微笑留给武汉的春天。
“孩子的时间全耗打卡上了。”
——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每日打卡”让学生和家长疲于奔命。以媒体报道的现象为例,有的高一学生,早上六点半就开始在微信群中开始接龙打卡,而且是十个网课群需要每天打卡上交作业。当然,还有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各种作业各种拍照上传,一边工作一边盯着微信群,怕看漏了消息被老师点名。
“书店谢绝玩手机是一种‘爱。”
——蚌埠市当当书店开在当地热闹的商场内,店内销售的所有品种图书都有打开塑封的样书,免费供读者在阅读区域品读,但有一个要求:不准读者长时间坐在店内座位上玩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