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瓜子(2)

凌大同喝了一口酒,这才徐徐道来。有一次,家里做了一道菜,炒海贝。海贝很少,只有一小把,不够炒一盘的。他妻子倒有办法,买了许多荸荠,削了皮,也切成和海贝一般大小,炒在一起,倒分不清了。他儿子极爱吃海货,闻到海味,很是兴奋。但夹了几口,都是荸荠,感觉很寡淡。再夹一个,是海贝,顿时兴奋地叫:“啥呀?这么好吃!”凌大同忽然想到:意外的惊喜,才更让人兴奋啊。他想到自己炒制的瓜子,又想到孩子们爱吃糖,若是在瓜子中放些糖,让孩子们不经意间吃到,他们是不是也会很兴奋?有了这个想法,他才慢慢琢磨出了炒制焦糖瓜子。在炒熟的瓜子上撒点儿焦糖,再吃起瓜子来就别有一番期盼,不光孩子们爱吃,大人也爱吃,他的焦糖瓜子才会卖得好。方有为把瓜子上均匀地撒上了焦糖,吃的人没了这份期盼和惊喜,时间一长就没了兴趣。

方有为如梦方醒,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高,大哥你这想法真是高啊!”

凌大同却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咱们做的是生意。生意,其实就是人心。今天我也跟你透个底。每天晚上上板之前,咱都要清扫门口。你扫的是啥?”

方有为说:“当然是把瓜子皮扫走了。”这卖瓜子的,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允许顾客抓一把来尝。人家尝了,觉得好吃,才会买你的货。所以,门口就会有许多瓜子皮。每天晚上关门上板前,方有为和伙计一道,都会把门口扫得干干净净。凌大同笑而不语。方有为惊疑地问道:“大哥你扫的是啥?”凌大同说:“瘪瓜子。”

凌大同收瓜子,是到固定的农户家去的,那些农户为了留住他这个大客户,都给他提供上等货,瓜子饱满个也大,很少有瘪的。他只好白天当众簸了。方有为恍然大悟,一拍手道:“绝了,大哥,你这招儿真是绝了!”凌大同当众簸出了瘪瓜子,顾客们就感觉他留下的都是饱满的大瓜子了,自然愿意买。而那些瓜子皮却不扫,是让人觉得他这里顾客多买卖好呀。看,光瓜子皮就嗑了这么多!而方记门前干干净净,顾客们倒会觉得,这家生意惨淡呀。

方有为努力把这些真经都记下来。

第二天,方有为惊奇地发现,凌记炒货铺没开门。他按凌大同交给他的办,果然招来不少顾客。再加上凌记没开,他这边的生意就好起来了。方有为一边卖货,一边看着凌记。他想不明白,凌大同这是咋啦?

一连半个月,凌记都没开门。方有为跟左右邻居打听了,大伙儿也都不知道凌大同去了哪儿。

这天一早,方有为还没开板,先被一阵“哟呵哟呵”的号子声惊醒了。他忙着披上外衣出门来看,却见凌大同正指挥着十几号人往铺子里抬机器。铺子里早腾空了。那些人又用了一炷香的工夫,才把机器抬进铺子里,安置好了。凌大同看了,很满意,冲大伙儿一抱拳:“谢谢各位啦!”那些人就走了。

方有为忙着上前问道:“凌大哥,你这是干吗呀?”凌大同爱抚着机器,笑眉笑眼地说道:“这些天啊,我买了机器,学了技艺,请了师傅和伙计,准备开家油坊。”方有为还以为自己听差了,问道:“你说啥?”凌大同说:“开油坊啊。这些年啊,国泰民安,老百姓生活富足,偏爱吃炒菜了。可香油太贵,老百姓吃不起呀。咱们这里种瓜子的多,我就想榨了瓜子油卖,定然能赚钱。找师傅试了,瓜子还真能榨出不少油来,有得赚!”

方有为结结巴巴地问:“那你不卖炒货啦?”凌大同大声说道:“兄弟呀,你得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再去做什么,那才能赚大钱呢。要是只守着老营生,那是没大出息的。”

凌大同摘了“凌记炒货铺”的招牌,换上了“凌记油坊”的招牌,生意好得一塌糊涂。方有为馋得直吞口水,但他也只有眼馋的份儿了。人们都已经认了凌记油坊,他就是再开,也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转,未必有好收成。他倒觉得该跟着凌大同多学学,没准儿哪天就能找到一个新营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