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夜并无箫声,老柯也不会吹箫。
中秋过后,约莫一个礼拜,天气仍然好得很。有天,老柯又下水浮荡了。他像个贪玩的孩子,逮住新玩具就玩个没够。
至傍晚时分,只见那只葫芦船却静悄悄自己漂了回来……
可能怕午后太阳晒,上半部分的葫芦盖轻轻合上,所以远远望去,是一只黑漆油亮的大葫芦停卧在水边,十分醒目。
等了许久,葫芦船还没见动静,老柯不出来。是不是睡着了?在院门口看到葫芦船的凤姐,自己跑去把葫芦盖揭开。
此时,湖面掠过一丝凉风,从她脚下飘过,摇曳着对岸的草木。凤姐莫名打个冷战。
这一睡可真酣实呢。她发现,老柯仍然静静躺在里面,双目轻闭,十分安详,看样子还在梦中。凤姐大声喊,摇撼他,却无反应。
到这时她方才明白,老柯再也不可能醒来了。他躺在自制的葫芦船里,寿终正寝。
邻居们七手八脚把老柯抬回来,连同他的葫芦船。
老柯没什么病,不过无疾而终而已。这是许多人都羡慕的一种死法。
然而,凤姐找到了老头的遗言,写在一页纸上揣在身上……难道他提前有了预感?
老头说,家里只有一副棺材,留给她将来用,无须另外再做。又说,他喜欢这只葫芦船,感觉离不开它了——这是冥冥中的安排,他死后就连葫芦船一起下葬,这就是他的棺材。
家里的确只有一副备好的棺木,近些年再没遇到上好的柏木,所以就没有再打制。现在一副这样的棺木得好几万,去哪里弄?
凤姐有些踌躇,犹豫不决,可违背老柯意愿的事她不会做,最后仍然按老柯的意愿,让他睡在葫芦棺里下了葬。
儿子倒无所谓,老爹的做法虽是有点荒唐,但如此一来倒给他省了几万块的棺材钱。
老柯的死法、葬法算很经济、环保。
8、
老头死后,凤姐不适应,感觉非常寂寞,宅院太旷了,里里外外一个人。她时常觉得老柯仍经常在自己身边,和她说着话。
第二年清明,凤姐去给老柯扫墓,看见墓边上有一点新绿。她跑去一看,见坟尾有一秧葫芦苗。
可能葫芦瓤没有掏尽,里面遗留的籽粒又生根发芽,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弄不清楚。总之是,这葫芦苗让人感觉有活力得很,它将来一定要结大葫芦的。
到阴历五月,结的葫芦已经有半人高,像只中型的青色瓷瓶。
乡民诧异,纷纷前来观赏。
这时辰,凤姐家来了一位客人。
他是老柯的远房表哥。年龄大,又路远阻隔,两人二十多年没见面了,他有事从这里经过,特来拜访。没想到老柯已躺在地里成了亡人。
那表哥八十高龄,人还健朗。听凤姐说了老柯的事,便来坟头祭拜。当他看到那只大葫芦,并不惊骇,当下叹道:“我想起来了,这就是过去种过的那种大葫芦嘛。”
原来50多年前,他老家那儿就种过大葫芦。这葫芦长得很大,不是吃的喝的,也不能做瓢用,就是拿来观赏,或做葫芦船玩。当然,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听说过。这葫芦的种子,也几乎绝迹,好多年未见了,现在竟然又续上了。
9、
渐渐地,凤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想死后也睡这种葫芦船,那样就能和老柯合葬,还能省一副棺材。儿子百年之后也不用操心费神了。
这想法水到渠成,日趋丰茂,就和墓旁的大葫芦一样茁壮成长,风雨无阻。
凤姐还知道自己活不长久了。她对眼前的世界并无留恋。听说凡是夫妻感情好的一般都前后脚走,不会隔太久。她觉得,过不了三年,自己就会去见老柯的。到时候,他们并排躺着,跟过去几十年一样。
现在,她唯一关心、在意的就是这只大葫芦,未来的葫芦棺。她经常去看它,希望它长得结结实实富富态态——这可是她的船,她的宝筏,将载着她渡过茫茫生死天堑去和老柯相会。激流在下,雁阵在上,欸乃一声山水绿,乱云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