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师傅

每当郝丑娃师傅坐在轮椅上,被老伴推着在汉江河堤上溜达时,总会从旁边传来阵阵惋惜声:“可惜了,多好的一手绝活哟……”“是的,的确有些可惜。大前年我还看过他的‘卖水’呢,精彩得很。唉……”

郝师傅看着远去的感叹者,把目光投向河心的几株苇草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年时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天,14岁的郝丑娃在家务农,他听进城办事的社员说县里的“桄桄木偶戏剧团”招收学徒呢。平时爱唱爱动的郝丑娃,心热了,次日步行25里来到县城,找到县木偶戏剧团报名。当时,李德山团长和陈德玉师傅,把瘦小的郝丑娃从头到脚打量了几遍,李团长冷冰冰说:“木偶表演,可不像种庄稼放牛那么简单。你是不是这块料,就先来几句唱腔让我听听。”郝丑娃也不胆怯,张嘴就来了几句“李颜贵卖水”中的清唱。唱完,李德山团长和陈德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李团长端起茶壶吱噜了两口茶,说:“我们就收下你了,不过,往后,你可得好好努力啊。丑话先撂下,如果学不好,我让你爬着出去。”

当了学徒后,郝丑娃谨遵师命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赶快起床,手握木偶娃娃练“耍功”,一般练习三个小时后,师傅才起床。郝丑娃泡好茶端到师傅面前,师傅一边喝茶,一边给郝丑娃口授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戏词。有天早晨,郝丑娃把茶水端到陈师傅面前,然后一边耍娃娃一边请教这一折的戏文唱词,可师傅端起茶缸光喝茶,不吭声,郝丑娃禁不住催问师傅,师傅忽然抬起头来,哗地一声将满缸茶水朝他泼过来:“你娃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啊?修房还得先打胡基呢。来吧,我肚里装了满肚子戏艺呢,你娃心急,就用手到我肚子里掏来!” 师傅说完,转身进了房间,“砰”地关了门。郝丑娃怔在外面。直到下午,郝丑娃才弄明白,这学艺就像修房,可得慢慢来,工夫到了房就起来了呢。

一年后,郝丑娃还没学到多少戏,心里琢磨:“我不用从师傅肚里去掏,要让自家肚里生出技术来!”于是,师傅每次上台表演剧目的时候,郝丑娃就藏在幕后,手里也举着个木偶娃娃,师傅怎样演,他就怎样模仿,一边体会师傅的演技还一边小声地学唱腔。

这是一条不用看师傅脸色而学习的捷径。四年学徒期满后,郝丑娃是第一个学会了106本木偶剧目表演技艺的新锐演员。当他第一次正式上台表演《卖水》一场戏时,同期入团学习的四个师兄弟都惊讶地说:“哇!这小子,莫非师傅给他吃了偏饭?”“嗯!你看他那木偶担水,担得又稳,还一闪一闪挺有味道。”“是啊!往后他要跟师傅平起平坐了?”

此后,师傅看郝丑娃靠得住了,“卖水”这一场戏的主角就交给他了。再后来,“卖水”一场戏成了郝丑娃的看家本领和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