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耳畔传来噼里啪啦一阵不歇气的脆响,准保会以为是谁把一盆豆子撒在了地板上。
实际上是马燕在敲键盘。她的手不大,手指瘦长,十根手指在键盘上跳跃翻飞,让人眼花缭乱。待要快结束的时候,她的右胳膊肘会抬一下,右手随着敲击会出现一个弧度,速度不仅没慢下来,还会一气呵成地敲完最后几个字母。
从业这么多年,赵小敏第一次见人能把键盘敲得跟飞一样。她和其他见过这一幕的人一样,心里暗暗钦佩:高手啊!高手!
那是赵小敏第一次见马燕。马燕正坐在主控台后面,面前是两台监视器,两旁立着的IBM 小型机比家里的冰箱还要高大,像半堵墙,还是黑色的,把她的身影压得很小。当时行长助理王胜把新来的赵小敏领进机房,领到马燕旁边简单介绍了一下,正投入工作的马燕从键盘上抬起头看过来,赵小敏瞬间感觉有两道寒光从镜片后射了过来,她心里惊了一下,这目光里明显含着防备和警觉。对方看了她一眼后,什么也没说,就继续噼里啪啦地敲起了她的键盘。马燕成了那天在机房里被赵小敏记住的第一张面孔。
机房是里外两间,坐着的站着的挤了十几号人,有总行派来支援的,也有本地的。大家都盯着眼前的屏幕,键盘上的手也不停地敲打着。那天正好是中秋节,要不是前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赵小敏就在家里安心过节了。电话是她原先的同事郭明从省城打来的,急急地说,你不是一直想过来吗?现在有个绝好的机会,你赶紧过来吧!
说起来,赵小敏跟郭明提起自己想调动,是几个月前的事了。赵小敏倒是早就得知郭明跳槽到了省城一家新成立的小银行,她有次来省城出差,在公交车上正好看到这家银行就在市中心广场旁,就动了找郭明的念头。下一次来省城时,她就找到郭明,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然后就没了音信。没想到几个月后竟突然有了好消息。赵小敏接到电话时已经快到下午下班时间了,这时候去省城的班车估计都没了,赵小敏没说什么过节往后延延的话,次日上午就急匆匆地坐了两小时的大巴赶来了。
郭明领着她先见了王胜。王胜主管电脑部,估计是急火攻心,没个抓挠,昨天在走廊里碰到郭明时才忽然想起这件事来,说赶紧让你以前那个干计算机的同事过来吧,这边着急用人。原来过去一年多来,王胜主推的跟本地最大的商场的联名购物卡项目,效果爆棚,中秋节前是发卡高峰,每天发卡量接近五万张,王胜正高兴的时候,系统崩了。两台浪潮服务器根本支撑不了几十万张卡同时在POS端消费,每刷一次都是“请与中心联系”,商户电话打成一片,眼看业务就要崩盘。王胜情急之下跟总行求救,总行迅速调来两台IBM RISC6000 小型机,连夜火速上线。总行来的技术支持人员连干了三个通宵,终于把系统切换了过去。王胜跟赵小敏说这些的时候,激情四射的,像刚打完一场胜仗。王胜个头中等偏上,微胖,衬衫和裤子有些皱皱巴巴的,走路时身体向前倾,急匆匆赶路的样子,就这样把赵小敏领进了机房。赵小敏对他第一印象不错,说话高声大气,脸上挂着笑容,看上去热情亲和。
后来赵小敏才知道,这么急着让她来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中秋节业务高峰期这个节骨眼儿上,马燕把脚给崴了。按理说她应该在家休息,可这不是情况紧急吗?那时大家基本上都还没有私家车,要是让她坐公交车上班显然也不可能,于是每天就由单位的车负责接送。车也不是什么高级车,就是辆普通的小面包。多数时候是司机接送,让赵小敏惊讶的是,有时王胜还会亲自开车接送。没想到王胜这么爱才惜才,当然也说明了马燕的分量。
马燕和赵小敏年龄相仿,个头不高,有点胖,上身丰满,腿还算细。平时不戴眼镜,在电脑跟前才戴。她的眼镜有点特别,左眼是近视,右眼是远视,看过去右眼就给放大了,跟人照面时,一个眼大一个眼小,给人的感觉怪怪的。马燕的嗓音尖细,笑起来声音分外有穿透力,在机房外边都能听见。可是这笑声并不代表她为人随和,总让人觉得有距离。
再后来,系统稳定下来,总行的人就都撤走了。这时,赵小敏才摸清了这两间机房里的情况。电脑部共有四个人,小姚和小武刚大学毕业,只能打打下手;还有个杨成刚是跟着王胜过来的,吊儿郎当的,不管前晚加不加班,早上总是十来点才来,技术比小姚、小武强一点儿,但也强不到哪里去。赵小敏工作八九年了,在原单位已是骨干,在这里,自觉比不了马燕,但比那几个男的肯定强多了。
可别人不这么认为。中秋紧接着国庆,因为换上了IBM 小型机,系统成功地扛过了国庆消费高峰。国庆过后,王胜——人们还是称他王总,虽然他已经升任了行长助理,称王行长更合适——出面安排赵小敏的工作,让她每晚跟着做批处理。实际就是降为新人,跟小姚、小武一个层级。
赵小敏心里暗暗叫苦,在原单位她已不用干这些操作员的活儿了,到了这里又得从头干起。可是她不想再夫妻两地,调动心切,既然来了这里,也就不能再挑拣了。起点低实际是个问题,预示着这条职场路会多有坎坷,她当时还不懂这个道理。
赵小敏感觉,马燕平日里总在尽力避免直接指挥自己,这里面似乎含着一种排斥的态度。赵小敏有些不解,她才来,不可能对马燕有什么威胁,多一个人一起干活儿,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