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叫三声

1、

无论你熟悉地图与否,在规划的线路之外总有许多犄角旮旯的小地方被世人遗忘,或者根本不被人记起。在省地图的最西南角,在盆地的缺口处,在一个大湖的边缘,坐落着一个名叫牛家村的小处。不过是穷乡僻壤罢了。

是阴天,天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来气。坐在高铁上的他往窗外张望,豫南平原尽坦途,秋收过后被翻耕过的土地安静地等待下一轮的播种,来不及处理的秸秆就堆在田间地头充当哺育黄土的肥料。杨树等乔木纷纷落叶,深秋的庄稼要修养整顿了,农户还在地里忙活,全家齐上阵。站在地头的小孩痴痴望着行驶的列车,手中动作停滞,然后呼朋引伴前来观赏这个银白色的铁皮家伙。看着这群小孩兴奋的神情,他想到了多年前从新疆旅游回来路上的见闻,也是这样的风景,也是这样好奇的小孩在田地里雀跃。

2、

蛮牛,奶奶给他起的小名在村里流传。黑瘦小个,干净的板寸头和黑闪闪的大眼,洪亮的嗓门让村里的打鸣公鸡都逊色。人如其名,这个娃倔强得像头横冲直撞的牛犊,打架斗嘴永远不服输,说想要干什么就什么也不顾都要实现。奶奶给起这样的小名就是因为他的憨蛮劲。

父母外出多年,这个小孩同村子一起在尘嚣深处寂静。只剩奶奶与他相依为命,父母只出现在电话“嘟嘟”声的那端,大人的爱和电流声一样让他感到异样的陌生。从记事起,奶奶忙于农活时便将他用长布条捆绑在竹藤做的学步车里,无法摆脱束缚的他只得坐在院子里的枇杷树下。夏天的上午和傍晚,枇杷树叶子苍翠浓郁,知了拼命嘶哑吼叫,仿佛要把天撕出一个大豁口。黄色的木门和红砖围墙将蛮牛和世界隔绝,阻拦的是视线,隔不断的是与日俱增的好奇心。他想要跳出这一方小天地。

从镇子到牛家村有一十八里路,自从上了初中,他就寄宿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镇子南北走向的大街总在学生放学过周末时分外热闹,长串的小铺子里摆放各种用具,春天在田野里放飞的布风筝在门头随微风招摇,文具店里的书包和本子,残缺木床支起来的架子上陈列的五毛一次的抽奖玩具正被一群学生争抢。路边也不缺用破旧三轮车装载的无名小吃,大把辣椒面、孜然和串串混在一起,香辣的味道让他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要不买点啥吧?打上学以来也没吃过啥好的。他在心里犹疑。一边挣扎着思考一边摸向口袋,一张皱巴的五块、五张发黄发黑的一块是他跑回家省下的路费,不能就这么花了。去隔壁镇子的车票只要三块,去邻县的车费要七块,正好就攒下这十块哩,可不敢乱花这钱。低头快些赶路回家去吧,趁着太阳还在天上,日头的光还能照在身上。

可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轻快地走了,他回头望向身后,不多远就能看到镇一中的模样。银色的大门守护着低矮的院墙,铁栏杆保卫着彩钢瓦搭建的简易宿舍,也包围着他每个不能回家的夜。视线升高一点,他的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过滤掉街市的喧闹,时间好像就为他凝固在这一刻。他看到远处有更高的大楼和建筑悬在空中、飘在云里,他看到金光闪闪的余晖散在这条小街,散落在每个人的周围,他顾不得欣赏,也忘了要着急赶路,他直勾勾地盯着云彩里的幻影,心底里有一个声音在叫嚣着、躁着,催逼着他。云彩下边是什么?外面有什么?他想出去看看。出去看看吧,管他在外头能看到啥子,也不管他外头会咋样,出去看看吧,出去看看吧。

就这样盯了一会儿,直到太阳的光影落在房屋顶上,街道尽头,整个的余晖要被黑暗吞没了,连同那云彩的光晕。要快些回家了,不然铁定要挨训了。就这样蛮牛冲出行人渐渐寥落的街,埋着头快步往家赶,等过了街口的红绿灯,他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起来了。绿油油的麦子正抖擞精神,直端端旺生生耸立在地里,满坡满眼的绿色还有香味呢,浓郁的青草香一个劲儿往鼻子里乱蹿,这味道他再熟悉不过了。跑起来,跑起来,一条大路通南北,两只脚丫奋力追,他伴着迷人的青草香在乡间小路上狂奔起来。

“你爸打电话说是收麦的时间要回来,我没叫他回,庄稼收成害得很,回来就是浪费钱嘛!你娃子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别叫脸都要埋到地里去抠掐那一点点粮食,你记住没啊?”

“记下了!他们过年不回,收麦子也不回,外头就真好吗?咋都不回来了呢?我长这么大都还没去过镇子外面呢!”

“你急啥,将来考上学,啥都有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