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八年正月初三的清晨,内务府总管大臣海青被紧急召入宫中。乾隆爷拿出一包东西让海青看。海青一看,咦,是一把花椒。他不禁纳闷:皇帝老子这是要干什么?
乾隆爷冷冷一笑,问:“这是什么?”
“万岁,这是武都大红袍花椒呀!”
“着啊。可这玩意儿怎么跑到宫外去了?”
海青一听,“嗖”地冒出了冷汗。
乾隆爷说:“朕昨夜闲来无事,于是带着护卫去前门大栅栏转悠,在‘萃华楼饭庄吃了一顿夜宵。因称赞味道好,那掌柜的就吹嘘起来,说他家的买卖靠的是佐料地道,朕不信。他一急,就从后厨拿出了这把花椒。”
海青明白,朝廷贡品跑到民间,是不许可的。查出来,是要掉脑袋的。于是一个劲儿地叩头,说自己失职,一定尽快破案。
话虽然说出来了,可是怎么查,海青一头雾水。思来想去,他首先想到的是,朝廷御厨房的监守自盗。于是立即将朝廷御厨房所有人员召集来,厉声责问,可是人人摇头。海青大怒,抓出一个管库的,一个配料的,逼问不止。但那二人咬紧牙关,就是三个字:“不知道!”海青情急之下,让人严刑拷打,不消半个时辰,二人双双毙命。
人虽死了,可事儿并没有查出一星半点。海青连夜突击,组织人细细查账。《起居注》专门有个副本,记录着皇帝的穿衣吃饭事宜,上面详细记着每顿膳食的配料、菜肴名称、谁谁掌勺、谁谁端菜,等等,怕的就是出事后无从查起。可是,海青不看则已,看了后更是泄气。为什么呢?那上面将花椒进出库房的数量、消耗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为了严谨,他又从进贡的源头查起,即武都每年进贡多少,京城收到多少。查来查去,也是分毫不差。
海青知道,这大红袍花椒不仅味道好,而且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它温中散寒,能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这“萃华楼”有了它,自然会引来众多食客。
海青苦苦思索,一拍脑袋,终于悟出点门道,这大红袍从进贡到入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当然不会出差。可这大红袍在武都,岂能保证颗粒归仓?那些种植大红袍的人家,上缴了朝廷后,能一点不剩下?如果有人将这些零散的大红袍收集起来,再加工,然后卖给“萃华楼”,那是多大的一笔收入呀。
想到此,海青带着亲兵,立即赶往武都。那武都县令一看,天,内务府从二品的总管来了,吓得不知所措。海青也不绕弯子,那县令一听,头就摇得像拨浪鼓,说:“大人,绝无此事!”
海青脸一沉,责问:“口气很满,何以见得?”
县令回道:“回大人,每年,朝廷需要的花椒数量很大,本县种植的已经快满足不了啦,哪里还能有多余的?再说了,这大红袍是贡品,本县的百姓,祖祖辈辈是干这个的,岂能不知深浅?谁敢私藏?那可是灭门九族的事呀。再者说,即便有个别人有这个贼心的,但,本县收获大红袍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流程。就连那些品相不太好的,也不能私留,要上交县衙,当众销毁。以免流入民间,被朝廷问罪。”
海青追问:“你能保证万无一失?”
县令十分自信,说:“每年上缴贡品,是本县第一大事,岂敢马虎?且每年负责押运的都是宁夏都统那名远将军的亲信,怎会出错?”
嘿,海青一听,是又火又气,闹了半天,我白忙乎了。他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海青将去武都的情况一上报,就引起乾隆爷大大的不满。乾隆讥讽地说:“爱卿是前朝的进士,也是两朝元老了,怎么仍是个书呆子?区区小事,竟这样难破?如果你感到束手无策,就辞职了吧。”
乾隆的训斥令海青无地自容,回到家后长吁短叹,没有多少天,人眼见就脱了形。他的厨师海石头看到了,就问海青海大人,是哪道菜做的不好,引起您老的不满。海青长叹一声,就一二三四将大红袍的事说了。海石头听了,也感到蹊跷,细一琢磨:“大人,小的说句粗话,您老就死马当作活马医,不妨试一下。如果大人信得过我,我愿意跟随大人同行。”海青闭目,深思半天,才无奈地点点头。
海青又进宫觐见乾隆,说了自己的计谋,并立了军令状。乾隆听了,也是将信将疑,但还是准了他的请求。
一转眼到了秋天,又到了陇南武都大红袍花椒烘焙完工,要押送京城的时候了。海青突然出现在宁夏都统的将军府。都统那名远看到这不速之客,愣了,旋即一琢磨,笑了,说:“海大人,莫不是为了大红袍一事而来?”
“噢,那大人也听说了?”
“这等大事,岂能不知?”
海青与那名远也算多年的莫逆之交,也不揣着藏着,将自己这几个月查的结果如实告知,然后说:“万般无奈之下,我也只能从起点一一细查,看看到底是哪儿出的毛病。也便向圣上交代啊。这也算是走走过场吧。看来,我真得准备辞职回家了。”
“好,每年押运大红袍的都是我的儿子那江虎。你就跟着他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