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陌生感
我曾试着想象一岁半的小侄女走在街上时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她不认识字,那看到的所有的广告牌、商店名、路标,应该都像我看梵文或者英语一样。但似乎也不一样,因为她看不懂的时候,可以无视那些字,专注图像的部分,而我下了飞机到达全是英文的地方时,却很紧张、恐慌,根本没心思专注于图。
陌生感就是人的局限。假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里有他成长过程中建立的三观和认知,那么这个小宇宙的边界,就是他的局限所在。
大部分人躲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不愿意出来,那里坚固、安全,使人自信;只有极少数人乐意探出头来,像看陌生人那样理性客观地反观、审视自己,由此做出改变,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熟视无睹、屡见不鲜,都是对理性、直觉的破坏。就像很多导演对自己刚完成的电影充满信心,结果一上映,却差评如潮。原因可能是,成片中有一部分剧情显得多余、拖沓,剪掉会更好一些。影评人几乎都能看出来。这样明显的赘余,导演却没有剪掉,是导演的能力不如观众或者影评人吗?
很明显,不是的。因为每个镜头都是导演拍的,对于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他过于熟悉,以至会放大每一个镜头,最后发现每一部分内容都有表达的必要性,他盯着局部,看到的也是局部。
影片上映后,观众是带着陌生感去看的,并不清楚他在哪个地方埋下了怎样的伏笔,在哪个镜头的切换上下了什么样的功夫。观众看的是节奏、剧情,是这部电影的“整体性”,因此对影片好坏的判断就显得非常直接而清晰。
文明限制了想象力
一个人置身山野的时候,尤其是那种荒无人烟的山里,会有种不适感,会觉得周边的一切,那些山水、动植物才是主角,而自己则像个客居者。只有停下来,开辟出一块土地,居住下来后,才慢慢变成这个环境的一部分。
但这只是说,这个环境接纳了你,在这个空间里,你的房子和那个鸟窝,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的人,所思所想,是有天地的:风有呼吸,闪电如笔;头顶的星空和脚下的蚂蚁,都蕴含着同一种秩序。所以人能创造出八卦、文字,可以将身体和宇宙连接在一起。
但如果是一群人,共同开辟出一块土地,比如建一个城市,那作为个人,和这些山水、动植物的关系就弱了,他的世界观会被限制在与人有关的社会关系里。
人的认知,不断影响、限制着他的想象力,越文明,经验教化就越系统。很明显,文明限制了想象力。
我见过不少人,有才华的很多,有灵气的也不少,但还是给人一种仍在人间躬耕的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养鸡场的鸡思考的都是鸡场环境和养鸡生态,再睿智、才识过人,也只是在鸡场层面。虽然还算出色,但要不带点俗气,要不带点邪气,要不笨了点,要不就太聪明了,亦正亦邪,给人感觉也都不过如此。很少见有哪只超凡脱尘,能跳出鸡场,飞到枝头上、白云间,像鸟一样,欣赏着鸡场之外的星空、草原。
于是我就明白了,不是古人聪明,而是格局不同。或者说,不是我们不聪明了,而是我们格局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