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记(外一篇)(3)

有了科二考试的经验教训,有了前面的胜利垫底,科三路考就顺利多了,基本上没费劲儿就过了。科三主要考察你在行驶过程中诸如变线变挡、回头拐弯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对交通规则的认知程度,对于这些我还是很有信心的。科三考试过关了,最后一项随机抽查夜间路考我没被抽查到。所有考试都过关了,说明我已拿到驾驶证了,甭提多高兴了。

这次驾考的通过率是多少?我没调查,但从部分学员的情绪看,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吧。因为从考试的严格程度来看,通过率不会太高。别看我已年过花甲,在学车上却不输年轻人。

学车顺利结业了,但驾驶证等了半年才发下来,等正式拿到

驾驶证已经是2007年下半年了。此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教练赵建平,他在我四个多月的学车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指导和多方照顾,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是难以忘怀的忘年交。

拿到驾驶证后,我可以名正言顺地驾驶着姑娘的夏利车在大街小巷中行驶了,当然开始得有人陪着。不是姑娘陪,就是赵教练陪。等熟练了一段时间后,我把视野放到了市区外或者更远的地方。呼市的托县、和林等地是我不时光顾的地方。二连浩特在赵教练的陪同下,我还跑了两趟。到二连浩特单程六百多公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在笔直的康庄大道上奔驰,那个爽劲儿、那个神气,就甭提了。

吞云吐雾的烦恼

朋友,你现在还在抽烟吗?你有过戒烟的经历吗?我可是曾有五十年烟龄的老烟民了。从二十岁开始吞云吐雾,一直抽到七十多岁。如果算上二十岁以前断断续续的试抽烟,烟龄就更长了。可是我在七十多岁时却彻彻底底戒烟了。你知道我是怎样学会抽烟、又是怎样戒掉的吗?说起来很有意思。其间有欢乐,更多的则是烦恼。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那时村里有个风俗习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少数老年妇女,每人嘴里都叼着一杆旱烟袋,走坐都在吧嗒着。我看见好奇,于是就看样学样,偷偷在背地里学起抽烟来。那时人们都抽自己种的旱烟叶,我家没地种,哪来旱烟叶?于是就用树叶代替。把树叶摘下来,晾干揉碎,找块什么纸卷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卷烟来抽。树叶烟苦辣难闻还呛嗓子。后来偷着从大人的烟口袋里捏些烟末来抽,一来二去就学会了抽烟。

过去老人们在夸年轻人有出息时,常说是“一不抽烟二不喝酒的的好后生”。言外之意,学会抽烟就是赖后生了。因此,偶尔被大人发现免不了挨一顿臭骂。至于说抽烟有害健康之类的话,当时农村哪懂得这些。

我真正开始抽烟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那时我正上大学,两派斗争你死我活,前方战斗,后方逍遥。为了缓解压力、消弥寂寞,就正式开始抽烟了。从那时起一直到参加工作,前后整整抽了五十多年。

抽烟到底好不好?社会公认的是抽烟有害健康,特别是有害老年人的健康。否则,为什么我们的一些领袖人物抽了一辈子烟,到晚年都把烟戒了呢?但对有道行的烟民来说,并不完全认同这种公论。说抽烟有害者有之,说抽烟无害者也有之。他们各有各的理由。说抽烟无害者的拿手证据,是不少百岁老人都是抽了一辈子烟的老烟民,仍然健康如故。还有就是,既然抽烟有害健康,为什么国家还在不断地生产卷烟呢?

在漫长的抽烟过程中,前期我自然是抽烟无害论的支持者。抽烟可以缓解疲劳、提振精神,这一点是肯定的,那种“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但后来却变成抽烟有害论的坚定支持者,决意要戒烟,似乎有点出尔反尔。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相互转变的。那么我是如何转变的呢?

我转变对抽烟的态度是在我的烟龄达到十年头上开始的。抽来抽去,我发现我经常嗓子疼,三天两头扁桃体就红肿发炎,还容易感冒,引起支气管炎什么的。不仅影响心身,还影响工作,可以说是经常带病坚持工作,这让我很是烦恼。我把原因归罪于扁桃体。为免除后患,我决意要摘除它,看它再给我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