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想什么,我都愿意知道

我的叛逆期曾经来过,悄无声息。至少,是表面上悄无声息。回想当年,在平静的态度之下,我曾在心底展开数场与父母的较量,输赢不论,但在其中我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甚至歇斯底里地冲他们吼叫。

其实,我的父母并非不通情理的专制派。自我意识觉醒后,有一段时期我变得很敏感。对于父母对待我的态度、言语、行为等一切细节,都很在意。很多时候,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追问来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但在我眼里那些问题都是质问。面对他们的疑惑,我不止一次在心里反问:“难道你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吗?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现在想想,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也是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心思来观察我、揣摩我。他们很忙,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折磨。在屡次试图以成年人理智高效的方式与我进行沟通却不欢而散之后,他们也很少再问了。

那个时期,我变得沉默寡言。更多的时候,我在心里与自己对话。我不再敞开心扉,像以前那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对我来说,交流逐渐变成一件耗费能量的事情。我不是不信任父母,而是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一场他们想要的“真正的对话”——围绕一个话题,我或许有很多话想说,但我不确定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我能否应对来自父母的“灵魂发问”。时间一长,我和父母的对话越来越简短,三言两语就可结束。我记得高一的寒假,有一天我爸看着我的眼睛,说:“我发现你不爱说话了,是我和你妈对你太严厉了吗?”

“不是。”我在心里说。但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笑了一下。

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习惯了不表达自己,习惯了表达赞同,习惯了遵循别人制定的规则,习惯了尽量不引起冲突。

前段时间看《奇葩说》,有一个辩题是“父母观念过时还固守己见,我们是应该闭嘴还是要和他们battle(争论)”。看到辩题的那一刻我会心地笑了:青春期的我,只会默默地选择闭嘴;而如今的我,就算不battle也要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

其实,很多年轻人选择和父母battle,并不是要和他们针锋相对或取得某种胜利。他们可能仅仅是想表达自己,只不过还没有掌握温和表达的技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会选择一种比较激烈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这期杂志,我选了一篇《请别对妈妈使用反问句》,文章中,作者对自己的儿子经常使用反问句的沟通方式感到很无奈,觉得那一句句硬邦邦的反问句很伤感情,呼吁孩子“别对妈妈使用反问句”。而孩子,因为沟通不畅甚至摔门而去,让老母亲操碎了心。我非常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面对难以沟通的孩子,想要向其表达关爱却被生硬的反问句噎得 “肝气郁结”。但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控制自己的情绪,注重他人的感受,掌握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温和的沟通方式,可能是一件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的事。

我常常想,青春期的我,如果能将心里的那些反问句都问出口,在当时我可能会被认为不乖、不懂事,但我和父母的关系或许会更进一步——打破“礼貌、懂事、有教养”的屏障,哪怕是从莽撞的冲突开始,我敢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能够聆听我内心真实的声音。最终,我们会找到适合彼此的沟通方式,家庭关系也会磨合得更加亲密。

所以,不论是父母的“灵魂发问”,还是来自孩子的“倔强反问”,都请珍惜。比起温和却冷淡的“你随意”,我们更想要莽撞但热烈的“你在想什么,我都愿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