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因为追求老有所依吗
在生孩子与教育方面,贫穷的父母在做选择时更像是下赌注:我要把哪个更有潜质的孩子送去读书,培养成才,让他过得不错之后再给我们养老送终?剩下的孩子如何尽早地干活,以贴补家用?
如果被孤注一掷的那个孩子发生了意外,这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生育更多的孩子会让自己更穷,但似乎可以抵抗“风险”——多一个能给自己养老的人选。
对很多贫穷的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经济上的未来:一种保障政策、一款存储产品,也是某种福利彩票,这些东西统统被装进了一个袋子。
而富裕国家的很多父母并不需要考虑这些,他们有可以确保他们安度晚年的社会保险、退休金……
回到开头的那些问题,面临同样的境遇,我们很可能做出“贫穷”的选择。对物质生活富足和精神生活丰富的追求是共通的,每个人都会优先为当下买单。既然这样,喜欢“默认选项”的穷人又怎么会从长计议?
贫穷可以摆脱吗
储蓄、创业、买保险、贷款,这些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穷人摆脱穷困呢?
农户遭遇天灾,零工失业,建筑工被拖欠工资……穷人的生活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在抵御风险时,穷人所能做的选择往往都不够好。
工资降低了,工人抢活儿只会增加竞争,使得工资进一步下降。找各种兼职,则往往缺乏效率,由于求职者没有专业的积累,容易错失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紧要关头向亲友求助,但这种方法往往在“挨饿时”还能奏效,一旦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用”,就会吃闭门羹。
那穷人为什么不买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对保险机构来说,管理和监督这些客户的信誉问题成本高,收益又小。
储蓄有用吗?一分一厘地存钱的确有用,然而事实是,穷人并不愿意多存钱。一个客观因素是银行不喜欢小额账户——管理成本过高。但真正作祟的是存款时存款人的心理。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肯尼亚的农民深信当年多用化肥,就可以增加第二年的收益,然而如果没有免费化肥,他们根本没有钱买用于下一个种植周期的化肥。这里作者再次提到了“时间矛盾”:人们更愿意用今天已有的钱先买下想要的东西(糖、酒、小饰品),再把明天才能挣来的钱花在更合理的地方(支付学费,购买蚊帐、化肥)。
钱总是被优先花在更有心理诱惑的地方,所以缺乏自控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事实上,穷人和富人都有可能经不住诱惑,但其后果对穷人来说明显更严重。富人更容易满足“受到诱惑的自己”,无须担心一笔在高级餐厅的消费就花光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
但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要做存多少钱的决定都是艰难的,这些决定需要考虑未来。而对穷人来说,有关未来的想象大多并不愉快,“你永远买不起那台冰箱,还是吃顿好的吧”。
存款的行为关键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这在心理层面上是一个解决办法。摆脱贫穷,首要步骤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短期牺牲。
不妨做个小调节,当你想要的一切都太遥远时,你很难感受到压力,那就把目标设置得近一些,这或许是个有效的方法。
创业是条出路吗
事实上,穷人并不是没有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他们精力充沛、勤奋,愿意白手起家。但一切似乎对他们并不有利,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获取正式的保险和银行服务,从而拥有廉价的金融渠道。
但有了这些真能解决问题吗?并非如此。穷人的生意都是小生意,小卖部的老板、裁缝店的师傅、菜摊老板……这种生意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没法获得更高的利润,没法飞速发展。
做大买卖,从而摆脱贫穷,需要的是站在某种新产品的前沿地带,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做小买卖的老板不会投入更多的钱,客观上他们很难拿到贷款,主观上也不愿冒风险。他们会全力以赴地赚取每一分钱,收益优先花在当下的生活上。
好的选择是什么?
一份好工作。
书中提到在印度乌代布尔,绝大多数地区的家庭贫困潦倒,但只有一处村庄,村民骑着摩托,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
原来,村子附近有一家锌工厂,每个家庭都有成员在这里工作,拿着稳定、可观的工资。这家工厂开启了一个人力资本投入的良性循环——引领村民就业,村民投入更多的医疗和教育成本,让下一代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对未来支出的配置、贷款变得更容易,更重要的是,也赋予了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稳定、踏实。
这座村庄无疑是幸运的,可现实中大多数好的工作机会都在城市,所以搬家成为改变生活水平的首要步骤——农村人口要迁徙到城市。
所以,为了创造更多稳定就业的机会,城市与村镇的工业基础都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城市有居所,工作进入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