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会在群体环境中作出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比如网络暴力?这让人感到困惑。这些行为对于个人在团体中的归属感构成了威胁,毕竟谁想和霸凌者搅和在一起呢?但是,人们作出令人反感的社交行为,有时候是为了强化归属感,甚至是为了影响和控制他人。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人还会感到被赋予了权力或者从这些行为和其引起的反应中汲取了活力。
但是,为什么在数字世界中会更容易、更频繁地发生这种情况呢?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网络互动“无形”的性质,人们不再受制于传统的得体的社交礼仪了。想象一下,把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养狗的人全部集中在一个房间里,告诉他们要保持安静。如果我们的任务是进入这个房间,并在一分钟内写下有关该群体的每一则信息,那么我们会记下什么呢?
我们可能首先会提到已经获得的信息: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只狗。接下来,可以通过基本观察来确定许多其他的信息,例如该群体包括男性和女性;可能会看到各个年龄层的人,从高中生到头发灰白的退休人员;可以指出,有不同种族、身高、发色和体型的人;还可能会注意到,有些人很时髦,有些人蓄须,有些人戴眼镜,有些人则有身体残疾。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能够获得大量有关该群体成员个人特征的信息,而不需要以任何方式与他们交流。
但是,让我们继续设想一下,同样是这个群体,如果让他们留在自己家里,打开电脑,然后登录同一个在线论坛,情况又会如何呢?当我们进入这个论坛时,看到的只是一个用户名列表,也许还会有每个人上传的一张头像照片,这张照片还不一定显示本人的面孔、身体,甚至都不是本人的照片。那么这次,我们能写下关于这群人的什么信息呢?我们的信息记录可能仅有几条:他们都养狗;也许这个群体里有男有女;这些人几乎看不出任何个人特征。
去个体化影响的社会身份认同模型(SIDE)理论解释了当个人特征被隐藏起来、不可见时会发生什么。群体成员不再关注个人特征,而是加倍关注共同的社会身份。研究表明,在网络群体中,个人对群体身份的重视比对个人身份的要强。由于缺乏突出个别差异的非语言性线索,个人特征已经几乎被抹掉了。这使得群体内的凝聚力非常强,于是群体成员便会压制个性并扩大内部成员与外人之间的差异。对于社交网络而言,拥护任何一种煽动性观点都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因此,尽管社交网站通常希望用户专注网上的个人体验,但这种体验与个人所属的群体越来越分不开了。
理解人类对归属感的渴望,是理解在当前环境中如何进行管理的关键。当人们拥有对所在团队、组织、事业或社群的归属感时,会发现自己的目标与所属集体、所属领导者以及集体其他成员的目标是一致的。每个人一起努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人们会产生一种控制感,它可以为组织带来秩序感,并渗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拥有了秩序感,就拥有了可预测性,我们自己的行为和周围人的行为都有了可预测性。正是这种可预测性,使得管理者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建立和维护组织的愿景。
我们对组织来说很重要,在组织中感觉很安全,这样就会进一步强化归属感。当人们感到自己有所归属时,会更多地参与活动并且更有生产力。归属感有助于人们相互理解,加强组织成员与管理者之间的纽带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价值感。
当人们缺乏归属感时,会本能地以不健康的方式寻求归属感,这对组织来说可能是极具破坏性的。组织内部缺乏归属感,不仅会导致组织成员产生消极情绪、效率低下,还会使成员站在与组织对立的一方,或以不健康的方式找寻自己迫切需要的归属感,这不仅对个人而言会造成伤害,对组织而言,也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新的环境中,人们过去从所在社区中获得的那种真实的归属感,已经不再那么普遍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它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同时,通过新兴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它们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信息,人们面前也有无数通路可以获得归属感。在这个人们不容易感受到归属感的世界中,在这个人们都有能力感受到自己有所归属的世界中,组织管理者需要帮助成员们在因认同感而努力时,作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