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太子的五弟在外面有了相好,一个人在屋里偷看相好的照片。偏偏他不走运,老爷子一步闯进来,问他昨天留下的功课做完没有,一眼便看见小儿子双手捧着一张美女照片全神贯注地观赏,冷不丁地就将美女照片夺将过来,怒声向他的小儿子喝道,混账东西!哪里来的这等不雅物事?
小儿子听见老爹吼声,吓得全身发抖,坏了,惹大祸了,老爷子最忌儿子们干那等不干不净的坏事,如今老爷子抓住自己竟然敢自由恋爱的证据,弄不好被逐出家门,那可真就要流浪街头行乞讨饭去了。
哎呀,哎呀!正在这大难临头之时,小儿子灵机一动,缓缓地抬起头来,双膝跪在父亲面前,哆哆嗦嗦地向老爹禀报说,一位朋友托办,说是一位淑女,敬仰父亲大人的学养,想寄身于咱家门下,侍奉父亲。这女子天生丽质,绝不贪求任何名分。小犬要来此千金的玉照,正要呈父亲大人过目。
哦,老头子我年近八十,居然还有此等艳福,哈哈哈哈,好不乐煞人也!
老爷子再展美女照片,看了看,果然国色天香。
罢了,既然人家仰慕我的学养,那就迎进府来随我读书吧。
哎哟!我的天爷爷呀,小儿子给自己讨了一位绝色的十二姨太,从此每日清晨小儿子到十二姨太房请安问候,赶上老爹不在,母子二人说说悄悄话,日子过得很是融融。
这小子真聪明呀!
他们家的孩子能有傻帽儿吗?
……
虽然不能引大太子逛天津卫的犄角旮旯,但天津多了个什么好去处,张三哥一定要先禀告大太子。
这一天张三哥告诉大太子,英租界新开张了一家大菜馆——起士林餐厅,主厨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御厨,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就为了让中国人吃一次记一辈子的拿手大菜。嗐!人家做的那个烤牛排,外面是脆的,切开,里面的肉是鲜红鲜红的,那才是入口即化,香!
哦,早听说过半熟的牛肉最香,走,咱们尝尝去。
说着,下边人就做好了准备,汽车开到门口,大太子更衣系领带,拔腿就下楼。
我的天!这一下吓坏了李四弟,起士林餐厅刚刚开张,报上说天天座无虚席,大太子摆驾起士林餐厅,当然不会排号等座,就是推门就坐,但满堂的人声、上菜服务生的喊叫声,也惹大太子心烦呀!李四弟立马跑向起士林餐厅,早早做好安排,留出半个餐厅恭候大太子御驾降临。
李四弟一口气跑到起士林餐厅。哎呀!果然不出所料,起士林餐厅人满为患,一台空桌也没有,中国人、洋人,哇啦哇啦的声音震耳,莫说让大太子落座用餐,就是让大太子看见此等场合,大太子都要把警察局局长叫来,把这满堂的闲杂人等轰出天津卫,令他们十年之内不得再进天津。
只是,李四弟直接下令,让这闲杂人等退出餐厅不行吗?
你李四弟算哪棵葱?李四弟何等的聪明人儿呀!
一头撞进起士林餐厅的李四弟见到起士林餐厅经理,经理才要向李四弟问好,李四弟先匆匆忙忙抓住大经理的胳膊,甚是着急万般地对经理说,怎么你还没听到消息?张大帅奉系的军车已经开进山海关了。
啊!
立马,一个大大的起士林餐厅,鼎沸的人声戛然静了下来。好似地球不转了一般!静得可怕,突然,起士林餐厅一半的客人,一齐转过脑袋瓜子向李四弟看过来,就像是起士林餐厅闯进来一头猛虎。
站在起士林餐厅经理对面的李四弟张牙舞爪地述说,张大帅率兵进山海关的事,起士林餐厅经理还向李四弟询问,张大帅不在东北五省享大福,辛辛苦苦地率兵跑进山海关来做什么?
李四弟立即回答说,打仗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不就是要打仗的吗?
打仗,打仗……
开饭馆的人想不明白,不好好在东北五省享福,跑进山海关来,洋枪洋炮地打仗做什么呀?
哎呀,哎呀!大经理,没听说过吗?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呀!
唉,那是要死人的呀!
起士林餐厅经理动了恻隐之心,他知道人死了,就没人来起士林餐厅吃饭了。
李四弟心里有底,死的人再多,也不会死到他的头上,人都死光了,全班起士林餐厅伙计侍候他一个人吃饭摆谱,那应是何等的风光呀!
当然,开饭店的起士林餐厅经理的感知和吃帮闲饭的李四弟不一样,起士林餐厅经理想起了前二年直奉战争使天津蒙受牵连的那一场浩劫。战场摆在距离天津一百公里的廊坊,但廊坊几十万的难民拥进了天津,多少天时间,吃大户,把多少天津人家吃得一贫如洗,而且张大帅的兵车停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政府带领天津各界代表登车慰问,也是政府粗心,光举行慰问大会,没送上慰问金,过路的军长一拍屁股,下车,看哪个银行大,带上炸药炸开金库,把金库里的金砖可着性儿地往车上搬。猪脑子,这小屁事还等我带着弟兄亲自动手?
这次,这次……
起士林餐厅经理嘴唇哆哆嗦嗦地向李四弟问道。
这次,这次天津商会学机灵了,张大帅的军车开进老龙头火车站,才一停下,天津商会立马将二百只烤鸭送上了兵车,随后登瀛楼饭庄将四十桌燕翅大席送到兵车,一边压住阵脚,一边筹措慰问金,等着吧,一会儿天津商会派来收慰问金的人就到了。
哦,我可要好好侍候着,商会那帮小子,血盆大口,你不和他们对付,连你家房梁都能被他们扛走。
哎哟,哎哟!赶紧回去照应照应收慰问金的事吧。
呼啦啦,满起士林餐厅正在用餐的人们蔫溜地走了一大半,剩下一桌一桌大菜,一口没吃,还冒着热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