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领情,劈头盖脸地数落开了,平时看你两口子文质彬彬的,好有礼貌和涵养的样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大十五的闹意见,把这么小的娃一个人丢在家里,娃中午连饭都没得吃,你们做父母的于心何忍。
常亮说,给吃了,给吃了方便面。
老板说,方便面?大十五的给娃吃方便面,那也能顶饭吗?
常亮想不出该如何跟老板解释,只一个劲儿点头称是,嘴里重复着,谢谢您了,多亏您了,这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
老板半打趣半认真地说,啥远亲不如近邻,你们不也经常在外面超市买东西回来吗?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价格,也不想着照顾邻居,还远亲不如近邻呢。
老板的话让常亮一阵脸红,老板也觉出了尴尬,忙圆场说,玩笑话,玩笑话,消费自由,消费自由,跟邻居不邻居的没关系,跟情分啥的也没关系。
小女儿听明白了他们的对话,拉着常亮的手说,爸爸,咱以后买东西哪儿也不去,就在阿姨这里,好不好?
常亮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板摸着小女儿的头说,童言无忌,还是孩子好啊,心比水晶还要透明、纯净,不像大人,整天心贴心睡在一起,都尿不到一个夜壶里。
常亮看着小女儿清澈如水、不含一丝混沌的眼睛,心想,人为什么一长大就会变得复杂,到老就会变得令人难以捉摸,难道一直这样不好吗?他因此也彻底想明白了,今天的白乐跟今天的父母一样,他们都活在自己想当然的世界里,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所以才会导致今天的结局。
老板见常亮一直在愣神儿,就安慰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夫妻之间磕磕碰碰,闹点儿别扭很正常,不要太往心里去。
常亮想跟老板说实情,想一吐为快,也想让老板给评评理,又觉得是家丑,家丑不可外扬,也就作罢了。
虽暂时回不去家,但也不能一直待在小卖部,影响人家做生意,常亮再三谢过老板,牵着小女儿的手跟老板告别。回到小区里,父女二人并排坐在小公园的长条凳上,这里能一眼看到小区门口,若是白乐回来,他们会第一时间发现。
小女儿的肚子一阵一阵咕咕咕地叫,常亮问,宝贝,你是不是还饿呢?
孩子吧嗒着嘴巴点头。
常亮又问,那你想吃什么呢?
孩子脱口回答说,汉堡、薯条、可乐,又强调可乐要加冰的。
常亮觉得小女儿这是在趁火打劫,平时白乐是绝对不允许她吃这些的,尤其是可乐,别说加冰的了,连常温的碰都不让她碰一下。父母帮带孩子那两年,因为孩子的饮食问题,白乐也没少跟他们理论过。常亮后来想,这可能也是父母不想继续给带孩子的一个主要原因,毕竟他们老了,对孩子更加溺爱,孩子想做的事,他们一般拗不过,更多时候,是他们主动妥协,甚至是主动去满足。其实常亮也觉得孩子吃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不好,可今天不同,一来过节,二来作为补偿也得满足孩子,他咬咬牙,冒着被白乐知道后批斗的风险,上美团点了一份肯德基单人餐。点过餐,他跟小女儿说,你得向我保证,吃肯德基的事情不能告诉你妈妈。小女儿伸出小指跟他拉钩,信誓旦旦地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狗。
孩子吃饱喝足,一个人在小花园里玩,常亮活体雕塑般坐着发呆。天沉沉黑时,孩子玩累了,回到他身边说,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我肚子又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