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罗寨,龙女家算不上有钱有势,但称得上富裕人家。龙女的祖辈就有十多亩田产,她的爷爷和父亲都上过私塾,知书识字,会讲道理,遇事总以理论是非。龙树也是为了龙女才出的手,罗家又有恩于龙家,要没龙文氏为龙女当干妈,哪有龙女今天呢。当年,龙女时常生病,天天哭闹,一过路高僧指点,说罗家前世差阴债,至今生儿孙难存活不得安宁,要罗家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寨子南端村口搭座小石桥为小女找干爹压命,否则小女难留,罗家还可能绝后。龙女爷爷和龙女父亲对高僧的话确信无疑,何况龙女之前就有一男一女不满周岁就夭折了。自打龙女拜龙文氏为干妈后,龙女健康成长,龙女爹妈还为其添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般恩情,罗家怎能忘,又怎能让为亲生儿孙出气的龙树受委屈呢。于是,龙女的爷爷和父亲找来族长跟那家人论理。龙女的爷爷和父亲几经争辩后,男孩家自觉理亏在先,同意放龙树一码,但要龙女家代为龙树家赔偿五斗稻米,罗家也觉得龙树确实把人伤了,给点赔偿也在情理之中,就应承赔偿人家五斗稻米才将那桩祸事平息下来。
上了几年私塾,能断文识字的龙女更加聪明懂事,明白了许多人情事理,能将《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个中之意明白在心头,十岁出头便知感恩回报,经常同龙树一道去看望干爹干妈。龙女知道干妈家最缺的是水,最需要的也是水。每次去龙家,她都会用自家的葫芦背上一葫芦金沙江水去。龙文氏夫妇每当见到龙女背着葫芦进家,都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夸龙女心眼好,懂事,勤快。
一天,龙女站在龙文氏家院子里指着地上对龙文氏夫妇说:“干爹干妈,我要是仙女就好了,用手一指,这院心里就冒出一股水来,干妈就不用去金沙江里背水了。再到村后山用五个指头戳一下就淌出羊身子大的五股水来,让你们村的这些田都能种上谷子,全村人就能过上好日子喽。”
她的话逗得龙文氏一家哈哈笑,龙文氏抱起龙女疼爱地说:“龙女啊龙女,干妈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得了你这么个好心肠的闺女,干妈没白来这世上走一圈,现在死了都知足了!”
听得龙文氏的一番感慨,小龙女动情地说:“干妈你千万千万死不得哦,龙女将来还要养您一辈子,孝敬您一辈子呢!”龙女的话更把龙文氏感动了,龙文氏一把抱住龙女,放开嗓门,开开心心地哭了一场。
是年腊月,龙女又来龙树家帮着砍柴。一天,龙女和龙树在砍柴回家的路上捡回一只受伤的小猴子。龙女和龙树像关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照顾小猴子。他们为小猴疗伤,喂小猴好吃的食物,精心呵护,半个多月小猴的伤痊愈后,龙女和龙树用竹篮子背上小猴,将小猴送到大裂谷去找它的爹妈。
大裂谷两旁树木蓊郁,山猴成群结队在林间嬉戏。当龙女和龙树将小猴送到猴群中时,小猴的爹妈很快飞奔过来,搂起丢失多日的小猴亲吻一阵后,这个山包上蹿蹿,那个土堆上跳跳,叽叽喳喳叫唤来一群山猴,围着龙女和龙树欢跳。忽然间,小猴的妈妈在土坎上立起身,两手分别搭在龙女的两只肩头上,用毛茸茸的泪腮去蹭龙女的脸。那番感激,那般亲昵,让龙女感到,猴也和人一般,知晓感恩,明白回报。
龙女和龙树欢快的童年生活在读完私塾时便结束了,她们到了该回家帮爹妈做事的时候。那天,龙女拉着龙树的手,将龙树送到村后的那棵大攀枝花树下,龙女恋恋不舍地拉着龙树说:“龙哥哥,你一定要经常来看我哦,几天见不着您,我会想死您的!”
龙树对龙女也十分难舍,一双情意绵绵的眼睛盯着龙女表白道:“我会来的,但你也得到我家去看我。我也会很想你的,想你的时候,我会到村口的橄榄下用树叶子吹歌给你听,吹那个你最最喜欢的歌。当你听到我用树叶子吹的歌声的时候,就是我最最想你,最最思念你的时候了。”
这是龙女和龙树美好的约定,也是她俩海誓山盟、私订终身的契约。
从那天起,龙女和龙树的心就贴到了一起。那棵大攀枝花树也是为她俩作了证的。有了美好的梦想,也为彼此山盟海誓的契约,龙女和龙树就有了朝夕牵挂。有时约会在龙树家,有时又相聚于龙女家。龙女三日不见龙树,就夜不安寝,口无食欲,夜晚总呆坐在自己阁楼的窗前,手托下巴朝半山腰的龙树家久久遥望。望得两眼发酸,望得满心惆怅。而龙树思念龙女的时候,会去村口那棵橄榄树下,口含树叶吹奏那首龙女最最爱听的山歌,以绵绵情意传递对龙女的思念。龙树的一支山歌之后,金罗寨村后那棵大攀枝花树下又会传过来清脆悠扬的树叶吹奏声。龙树明白,那是从龙女心底流淌出的甜蜜心声,是龙女对他的眷眷思恋。这时,龙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龙女美丽的肖像。譬如龙女那张光洁的银盘脸,那双美丽的丹凤眼,两撇黑而闪亮的柳叶眉,那很精巧的秀鼻,那张朱红小嘴,还有那腰被金沙江风光和五谷滋养了格外早熟、略显丰腴的身段。
光阴就这样在龙女和龙树甜蜜美好的憧憬中一天一天地流逝。
常言道:儿女愁生不愁长。龙女十六岁时便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加之龙女知书达理,上门提亲的后生快把龙女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可龙女一个也不点头同意。当然,龙树也长成了个背阔腰圆的俊小伙,加之憨厚老实,让龙女的爹妈很是喜欢。在龙女爹妈的心目中,龙树为当地百里挑一的一个好后生,龙树和龙女自然是天生的一对了,他们也看出女儿龙女的心中早已装着了龙树。但乌龙庄村环境恶劣,龙树家家境有些贫寒,龙女的父亲不忍心让姑娘到龙树家吃苦受累,可又不敢逆了龙女的心愿,更不敢忘记龙家对罗家的那点恩情。
一天,犯难的龙女父亲问龙女母亲说:“龙女她娘,龙女的事你看咋整是好呀?”
龙女母亲明白丈夫问她话的意思,回答丈夫说:“龙女心里有龙树呢。”
“这我知道,只是……”龙女父亲说出话头,又把话尾咽回肚里。
“只是哪样呀?”龙女母亲接过龙女父亲的话头说:“龙树家境贫寒我晓得。但老人们常说,姑娘天生瓜子命,撒在那块地就会在那块地牵藤开花,结出瓜果,这恐怕是龙女前世修来的姻缘了,我们得成全两个小娃才好呀。再说亲家和亲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大好人,龙女过去,不会吃亏受气的。”
龙女父亲听得龙女母亲说的话,觉得也是,但有件难以启齿的事又难住了他。他说:“可别人家争着抢着来家里提亲,亲家家一直都不露面,我们总不成找个媒婆去提亲吧,这从情理上说不过去。”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龙女的母亲说。女人的心思总比男人的心思细,接下来的一句话,把丈夫心中的疑云给吹散开了:“不过我又想,一定是亲家家看着自家境况,才不敢来家里提亲吧。”
龙女母亲这么猜想,龙女父亲有些顿悟,仍是显得有些为难:“嗨,要真像你说的那样,这两个娃的事咋整才好呢?”
“能咋整。”龙女的母亲说。“人家都说,女大不能留,留去留来留成仇。那么多人来家里提亲,我们都不同意,就已经结下几桩仇了,再这样下去,还不得结多少冤家呢。我说算喽,为了两个娃娃,我们也莫讲那么多礼性,明天我去跟亲家和亲家母说明,让两个娃娃早点成亲,圆了两个娃的心愿。”
龙女父亲一时别无其他更好的法子,也就同意了龙女母亲的想法。龙女母亲第二天就到了龙家,把她和丈夫的想法道明,龙文氏夫妇心里乐开了花。几天后,龙树妈和媒婆子,带着龙树就到罗家提亲了,还当即商定,次年正月娶龙女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