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们转移到山上两天后,什么都没发生,大家渐渐放松警惕。那天下午,乙躺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睡大觉,丙兴奋地窜进窝棚把乙推醒,一脸坏笑地对乙耳语道:‘甲和喜妹又偷着下山了,咱俩跟着瞧瞧去?乙迟疑一下,摇摇头。丙面露遗憾之色,转身出了窝棚。这件事要往前倒着讲。上一次转移社员上山后,也曾出现过相似的一幕。不过,那次乙同意了丙的提议,两人一路尾随甲和当地女社员喜妹回到村里,甲和喜妹像特务一样,鬼鬼祟祟地四下张望一番,才闪身窜进喜妹家的院子里。乙和丙躲在不远处的一棵榆树后,等甲和喜妹进到屋里后,便蹑手蹑脚地进去。丙个头儿矮,得踩着一块大青石,脑袋才能够到窗边,透过窗缝向里偷窥,他偷看了几眼,脸上的表情一点点生动起来。乙比丙高半个头,不用借助外物就能看到屋内的情形,但他没有向内窥视,因为从里面传出的声音已经让他明白了。乙脸一红,一把把丙拽下大青石,丙挣脱乙的胳膊,又踩到大青石上。
”这次丙喊乙一起去看’好戏被拒后,就一个人去了。丙前脚刚走,乙就想起上级的叮嘱,意识到有危险,得赶紧把甲、丙还有喜妹一起叫回来。乙快步追出去,旋即脚步又慢下来。他想起一件往事,上中学时,他和甲、丙都是校足球队的,甲和丙是主力,他是替补。每次比赛他都想上场,却总没机会。有一次,甲和丙同时生病缺席比赛,乙终于得以上场比赛。乙进而产生了一个大胆且可怕的念头,他彻底停下脚步,返身回到窝棚里睡觉,却怎么也睡不着,内心越发翻江倒海起来。我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想法呢?这还是我吗?乙在心里反复责问自己。思想斗争许久,乙还是决定下山去叫那三个人回来。可是,他刚走到半山腰,地震就真的发生了。静寂的葱达岭村几乎在一瞬间变成人间炼狱。甲、丙和喜妹都在地震中丧生。乙无法原谅自己,将三人安葬在山顶后,主动放弃了回城指标,选择永远留在葱达岭。“
吴老汉讲完后,再次将目光投向远方,眼睛里渐渐荡漾出晶莹的光芒。
与此同时,达利和阿布吉到达山顶,看到了那三个墓碑。墓碑和那个立在井上的石像一样,风化得厉害,刻字几乎全部磨平,一个字也辨识不出来。达利发现,墓碑周围寸草不生,以三个墓碑为中心,大约十丈远的空间,全是一种红色泥土,而且踩在脚下黏糊糊的,像置身沼泽中。
哲根的作业是那幅吴老汉的画像,达利画的是那三个墓碑,阿布吉选择的是那个石像。三人都想快点结束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各自完成作业,然后向吴老汉辞行。
返程一路下坡,比来时轻松了许多。依然是哲根和阿布吉并肩走在前面,达利一个人紧随其后。三人一路闲聊,哲根复述了吴老汉那日讲的事情。
万万没想到的是,身后的达利听完后惊叫一声:”不对呀,吴爷爷对我不是这么说的。“
哲根和阿布吉被吓了一跳,同时驻足,转身望着一脸惊愕的达利。
”前天我跟吴爷爷去山上收套子,他说当年抽调知青回城的名单上有甲和乙,没有丙。丙心里不平衡,他知道甲和喜妹一直在秘密谈恋爱,喜妹还意外怀过孕,是喜妹爹娘托人到邻村找了个接生婆偷偷堕的胎。那个年代女孩未婚先孕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况且还是在农村。丙就以此事为由向上面举报,结果甲回城的事泡汤,喜妹也因为没脸见人投了井,甲和乙先后下井救人,最终三人一个也没活着上来。丙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无法原谅自己,将三人安葬在山顶后,主动放弃了回城指标,选择永远留在葱达岭赎罪。“
达利语音刚落,紧接着一脸惘然的阿布吉就沉吟道:”很奇怪,吴爷爷跟我讲的,和你们说的都不一样。“
”昨天下午,你们俩去溪边接水,吴爷爷单独向我为那天的失态道歉,然后他也跟我说了那个甲乙丙的故事。不过,他说的是,甲和喜妹谈恋爱当时是公开的秘密。当初下乡时,甲乙丙当众宣誓:一辈子扎根农村。所以甲确实是真心和喜妹好,并且要与她结婚,在葱达岭过一辈子。甲和喜妹经常到溪边嬉戏,喜妹扎着一对小辫子,拎着裙角在小溪里摸鱼的场景,深深地印在甲的脑海里。后来,国家对知青的政策有了松动,陆续开始回城。两人的爱情面临严峻的考验。甲思前想后,决定留在葱达岭和喜妹永远在一起,这个决定是当着喜妹一家的面,通过发誓的形式说出来的。但是甲的家人不同意,仍在四处找人运作甲回城的事。后来,正式的回城名单公布时,喜妹发现甲在其中,一时想不开投了井,甲乙丙三人闻讯后先后下井救人,最终众人将四人救上来后,只有甲被抢救过来,其他三人全部溺亡,喜妹肚子里还怀有身孕。现实如此惨烈,甲万念俱灰,将三人安葬在山顶后,主动放弃了回城指标,选择永远留在葱达岭陪着自己的爱人和兄弟。“
三个少年先是木然对望,后又一起侧身望向远方的葱达岭。葱达岭静静地耸立在那里,泰然自若地面对岁月长河里的每一位过客。三军河发出潺潺的流水声,不知带走了多少秘密。三个少年都觉得这几天的经历像梦一样虚幻,他们很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没有勇气返回葱达岭。
那三幅作业是一起摆到多善老师面前的。哲根三人有些忐忑地盯着多善老师的脸,他们都注意到,多善老师的眉心在逐渐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