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在那里远眺那些山梁与山峰,过了半天才从坡岗上走下来,进入谷中的深涧。涧中布满巨大的山石,有溪水潺潺地在那里奔流。在有落差的地方,还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瀑布,瀑布的下方,则冲积出许多个小池潭。池潭里的水碧绿透明,似是有翡翠镶嵌在那里。两人沿着山涧向山的深处走,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山坳,山坳中有个平展开阔的去处,那里有十来座坟冢。那十来座坟冢,便是秋明已故先人长眠的地方。春子在秋明的指点下,知道了哪一座是他高祖的坟,哪一座是他曾祖与祖父的坟,以及父亲与母亲的坟。春子望着那个小山坳,望着那一座座长满野草的坟墓,就知道在若干年之后,当自己的生命终结的时候,也会长眠在此地了。
视察完领地,春子跟着秋明出了一次山。他们从民政部门那里各领到一张结婚证书,春子便名正言顺地成为小石屋与山谷的女主人了。
春子在山谷里的生活正式开始。
在去镇上领结婚证的时候,秋明用打工挣来的钱,买了辆二手摩托车。当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就驾驶着摩托车离开山谷,去镇上的建筑公司打工去了。秋明告诉春子,他没有去南方打工前,就在镇上的建筑公司当木工。
秋明离去之后,山谷中就只剩下春子一个人了。她抄起一把镢头,在小石屋周边的坡岗上开垦出了一块一块的小田地,在田地里种上了南瓜、豆角、小葱、大蒜、白菜、菠菜等。她还叮咛秋明去镇上打工的时候,顺便买些小鸡来喂养。小鸡买回来了,当她去侍弄那些田地的时候,它们就尾随着她,到山坡上去啄食草丛中的小虫。小鸡们叽叽啾啾的叫声,给山谷增添了许多热闹与生机。将整个白天的时间快要打发完的时候,她会爬到小石屋后面的山岗上,站在那里朝山谷外眺望。当黄昏降临的时候,她就会看见秋明骑着摩托车从那条路上驶来。先是远,后是近,到了路的尽头时停下,将车子放入临时搭起来的棚子内,背着包,沿着那条羊肠小路,一步一步地走来。她则忙忙地返回小石屋,挽起袖子生火做饭。当他风尘仆仆地进门的时候,饭菜刚好摆上了桌。
时间转眼就到了暮春,春子来到山谷已经满了两个月,她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当她把消息告诉秋明的时候,秋明竟然哭了起来。她还没有明白他为什么哭,就见他突然跳起来,向山谷的深处奔去。她急忙跟在后面追赶,当她追上他的时候,秋明已经跪倒在先人的坟前了。秋明跪在那里哭着说,爹呀,爷爷呀,咱们孙家有后了呀!
回到小石屋,秋明就给春子来了个约法三章。
秋明约法三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春子什么活都不要干,只待在家里好好地孕育他们的孩子就行了。其实,此时的春子已经没有多少事情可干了,石屋周边的那些田地里,南瓜和豆角已经开花结果,小菠菜和小白菜早已长大,可以采回来食用了。那群小鸡呢,则都长全了翅膀。每天,春子将小鸡们放出巢,它们就会跑到山坡上去捉虫。等到天近黄昏的时候,小鸡们早已吃饱了肚子,春子站在门口一声呼唤,它们便会自觉地返巢。春子每天所干的事情,就是做三顿饭。除此之外,春子还喜欢去谷中走一走,顺手采些覆盆子、车厘子和山杏尝尝鲜。
生活在远离尘嚣的深谷中,唯一让春子感到遗憾的,就是生活有点寂寞,特别是秋明去镇上打工的时候,整个山谷中就只有她一个人。她想找个什么人说说话,她盼着有什么人走进山谷,与她分享那些酸酸甜甜的野果。然而,山里总是静静的,不见任何人,有的只是些鸟雀、蚂蚱与蝴蝶,还有刺猬、獾、兔子以及狐狸等小兽。那些小活物虽然大都已成为她的朋友,经常光顾她的小石屋,但毕竟它们是异类,难以跟自己进行心灵的沟通,因此,她还是盼着有个什么人在山谷里出现。自从怀上了秋明的孩子,她终于有了盼头。她知道满了十个月之后,就会有个小生命呱呱地来到世界上。这样,当秋明打工离去的时候,她就有了伴儿。因此,每天她都要摸摸肚子,轻轻地呼唤着那个小生命快点到来。
春子孕育的小生命还没有让她的肚子显形呢,就有人出现在了山谷中。那是个四十岁左右的陌生男人,生活在遥远的省城,业余时间喜欢爬山,是个热衷于独自出行的驴友。那人是从西边的天蒙峰上下来的,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手中持着一根橘黄色的登山杖。当他进入山谷,发现山谷中的小石屋,发现小石屋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少妇时,忍不住瞪大眼睛叫了起来,这么深的山里,怎么还有一户人家啊?
春子则以石屋主人的口气道,俺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五六辈子啦!
那人四下里望了望,并不见其他的人,仍奇怪地叫道,这里不会只住着你一个人吧?
春子说,当然不会了,还有俺的对象呢!他到镇上打工去了。她还想说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孩子就会出生,山谷内马上要添丁进口了,但毕竟自己还是个小少妇,身子都没有显怀,脸热了热,便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来人没有再说什么。他将背上的登山包放了下来,探头往小石屋内看了看,回转过身,又望向山谷,叫道,啊,这个地方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个桃花源呢!
春子是读过初中的,那个叫陶渊明的诗人写的那篇叫《桃花源记》的文章她是知道的。现在经那人提及,她也觉得自己居住的地方像是那篇文章中的桃花源了,便热情地问,大哥,你是哪里人,怎么跑到这深山沟里来了呢?
那人不仅回答了她,还告诉她,他是一名驴友,名字叫聂远,在省群艺馆里当画家。
画家聂远本来要从山谷口走出去,沿着山路转向南,到一个叫布袋峪的地方露营,第二日去攀爬云蒙二峰的。现在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嚷着要在这个山谷中安营扎寨,住上一晚。他立刻行动,不一会儿便在距小石屋不远处的草坪上,将帐篷搭建了起来。那顶米黄色的帐篷非常鲜艳,在满眼青翠的山谷中,是那么好看与炫目。将帐篷搭好,他再次来到春子的小石屋,微笑着问道,美丽的女主人,可不可以让我在你们家里吃一顿晚餐呢?
她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啦!说着就进了厨房,开始制做晚上的饭食。当一桌香味扑鼻的饭菜摆上桌的时候,在镇上打工的秋明刚好回来。
秋明同样对远方的客人非常热情,还特地打开一瓶老窖酒与他隔桌对饮。品尝着唯深山里所独有的甘醇与野味,客人再次对他们的山谷和他们远离尘世的生活表示了羡慕与赞美。在羡慕与赞美的同时,则声讨起自己所居住的省城,抱怨那里的嘈杂与喧嚣,抱怨那里的污浊与冷漠。他说,如果我有这么一座山谷就好了,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干净美丽的归宿。他又说,如果我有这么一间小石屋就好了,我会跑到这里做一个隐者,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余生。说着,他的眼里还有泪淌了下来。
春子与秋明望着客人红了的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以为客人喝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秋明动身去镇上打工时,画家已经收起帐篷,背起登山包准备上路了。不过,临别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回过头,对山谷里的男女主人道,过些日子,我会申请创作假,到时候就来你们的山谷住上一段时间,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