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叫淑珍的人吗?我问。
有啊,有一个叫李淑珍的人,你们认识?他显出吃惊的样子。
多大年龄?我心里一动。
校长说,年龄不算大,四十多岁,一直在外打工,上个月刚回来。
能到她家看看吗?
校长愣住了,老吴认识李淑珍?
我说,应该认识吧,去看看就知道了。
校长领着我往村里去。小村不大,四五十户人家,一条路穿村而过,李淑珍的家就在村子的尽头处。到了,敲门,没人应;再敲,一个女人开了门。
校长说明来意。女人很是感激的样子,她拉住我的手问,你是吴老师的儿子?吴老师真是个好人。
你见过我爸吗?我焦急地问。
前天还来过呢。女人说。
他去哪儿了,你知道吗?我的心怦怦直跳。
他说要去找人,坐了一会儿就走了。他没回学校?女人很惊讶的样子。
没有。我说。
吴老师真是个好人,咋会找不到了呢?
校长问,他是你家亲戚吗?
女人说,他是我高中老师,吴老师真是个好人。
我的心终于放下了,既然她就是李淑珍,找父亲的事就有明确的线索了。我们坐在院子里,听李淑珍讲这些天发生的事。父亲的故事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她记得,大概半个月前,我父亲来了。那天飘着雨,李淑珍正坐在屋里剥花生,听到门口有摩托车响,接着就有人敲门。她开了门,看见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刚开始,她没认出来是谁。等父亲摘掉头盔,理了理头发,她才认出来,这不是高中的吴老师吗?父亲笑着说,找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她很奇怪,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找她。父亲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字条递给她。她接过来看,不由得乐了。字条上写着:老师,你别走!我们舍不得你!李淑珍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放着,这些都是随意写的。父亲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都该说声谢谢。而后,父亲说了很多话,说那段日子他很难过,多亏了这张字条,是这张字条支撑着他走出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父亲说着,直擦眼角。
快晌午了,父亲要走。李淑珍不让。下着雨,路又滑又陡,还是等雨停了再走吧。父亲非要走,她劝不住。等父亲走后,她回到屋里,才发现凳子下放着500元钱。她拿起钱跑到门外时,父亲已经走远了。
她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刚毕业,她刚考上高中。一帮新学生遇到一个新老师,那股活泼劲儿可想而知。父亲似乎不会讲课,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不严。她记得,父亲身上有股傲气,讲课时总会对书上的一些观点进行批评。大家也听不懂,只是笑嘻嘻地看着。等他批评完了,哗的一下,笑声轰然而起。父亲也得意地笑,似乎这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刻。她还记得,父亲总是穿着白衬衣,领子却黑黢黢的。有女生提出要帮他洗一洗,他不让,脸都羞红了。
她讲了父亲的很多事。我低头听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本想着父亲不会再来了,谁知,没过几天,父亲又骑着摩托车来了。还是个阴雨的日子,天灰蒙蒙的。这次,父亲带来一袋面、一袋米,还有一桶油。李淑珍觉得不好意思,哪能让老师给自己买东西?父亲却说,你帮过我,我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也没带啥,就是一些日常食品。父亲说完神秘地笑了,你看,我还带了啥?父亲解开衣扣,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了一张照片。李淑珍接过来看,呆住了,这是一张二十几年前的班级合影。照片太久了,色彩几乎褪尽,变成了黑白照片。不过,依旧可以感触到往昔岁月的痕迹。父亲说,我记得有这样一张照片,可箱子翻遍了,也没找到,本来不抱希望了,没承想掉在角落里了。
那天中午,父亲留下来吃了饭。两人又谈了很多,都是些当年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