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芝

吃过早饭,康喜便往母亲居住的院子里来,保姆巧芝昨天打过招呼,请他过来陪一会儿老太太,说自己上午要去看看住在矿区的姐姐,中午便可赶回来,不误给母亲做饭。

母亲居住的院子是四十多年前逐步搭建起来的,五间大正房,东面和南面还有十几间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房,矮小逼仄。最热闹的时候,曾经住着九户四十多人,多是从乡下来陪孩子读书的,想和城里人一样,让下一代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时过境迁,当年来租房住的,后来陆续撤离,现在只留下了母亲和另外两家租户。康喜自己则住在早年从单位买的福利房里,也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和母亲这里隔了一条街。

母亲已经八十八岁高龄,房颤加海默,一时都不敢掉以轻心。睡过了一个晚上,情况如何,他得心中有数。过来哪怕只坐一小会儿,母子俩简单交流几句,接下来便可以放心干自己的事。庆幸的是,给母亲找来的巧芝尽职尽责,这让康喜少操了许多心。比如母亲吃的那个地高辛,大夫今天让吃半片,明天让吃半半片,还有那个螺内酯,今天让吃一片半,明天又让吃一片。康喜怕巧芝弄错了,一样一样都提前给她用两种颜色的纸分别包好了。单日吃红包,双日吃白包。几天过后,巧芝就说,大哥,你就交给我好了,认不得上面的字,我认得装药的瓶瓶,认得药片的大小和颜色。她果然说到做到,按时按量给药,从来没有出过差错。经验来自观察和实践,看着老太太脸面有了浮肿,就知道利尿药该着加了,加多大量,加几天,她都心中有数,成了半个保健大夫。

巧芝刚来那会,母亲清醒的时候多,糊涂的时候少。事先无数次与她沟通,要找一位侍奉她的人,每一次她都摇头拒绝,不要不要我可不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康喜就呛她,你就记住了这句话,你不要,谁一日三顿给你做饭?谁检点你按时吃药?你二儿你闺女都有自己的家,哪里有时间回来守着你?母亲说,我自个能行,糊糊拌汤饿不死,用不着他们陪。对话无法进行下去,每一次都不欢而散。实在是生养自己的亲妈,康喜强压着心中一次次升起来的恼怒,长长叹一口气。岁月这把无情的刀,硬是将一个生怕因言语不周得罪了对方的人,雕刻得如此顽固不化,如此不可理喻!

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半年时间过去了,母亲一直不能接纳巧芝,人前人后想着法儿撵人家走,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回去吧,回去再种你的地吧,种土豆,种黄芥,叼空你还能去山上刨药材,往少说,一个月还不打闹三千两千?比伺候大娘强得多!兄妹三个给她气得牙根子都疼,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花言巧语玩这种自以为得计的小把戏。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巧芝做解释,老太太这是心疼我们给她花钱,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巧芝笑笑,一副宽容豁达的样子,谁家的老人都这样,活着一天就要替儿女操一天的心。都快九十的人了,像大娘这样的人能有几个?有时候,巧芝也会顺着老太太的话,大娘,过几天我就走,等你的二儿回来,他把我叫来,我得跟他打个招呼。听巧芝这样说,母亲就安静下来,不会继续这个话题。真的是在等二儿子回来吗?第二天早上,等巧芝把碗筷递到她的手上,说不定就又会旧话重提。巧芝说,大娘,咱不是说好等你二儿子回来?改天,二儿子康平真的出现在了她面前,一天,两天,甚至过去了一个礼拜,她都不会提起这个话来。即便是提起来,她也不会说,你不是说等我二儿子回来就走?巧芝前面敷衍她的话,她哪里会记得。

康喜进门的时候,巧芝正在往洗衣机里塞母亲的几件衣服和一条褥单,就知道母亲昨晚睡梦中又把尿不湿扯去了。老太太近来常常这样,面对大家的批评和责难,矢口否认。还有这回事?我咋就不记得?后来见众口一词无法赖掉,就答应错误不会再犯,结果依然故我,重复昨天夜里的故事,说话不算数。

康喜说,你倒是勤快,她天天尿,你莫非还要天天洗?巧芝说,不洗哪里行?我可不能让家里有一点点难闻的味,就是你们不说,我也交代不了自己!

巧芝不是自夸,她确确实实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快又干净,不在于有没有人监督。屋子里一旦有异味,说明她偷了懒。凡是来家里走过的人都夸,老太太前世积了德,这辈子修了好,有这么勤快干净的人伺候,不会遭一点罪。

不是说要去看你姐?你走吧,我来洗。

大哥,转几圈就好,你男人家笨手笨脚不利索。

康喜去储藏室提出一箱牛奶一兜鸡蛋,交代说,走的时候,把这个给你姐带上,咱家里这么多,省得你去街上再花钱买。

大哥这哪里行?我自己有钱。

把感激的话当面说出来,巧芝懂礼数。

让你拿你就拿,东西放着都过期了!康喜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容不得别人接纳他的正确主张时表现出丝毫犹疑。

巧芝知道大哥说的是真心话,他们兄妹三个,亲朋好友多,经常有人来看老太太,家里的牛奶鸡蛋和各种各样的熟食品旧的没有吃完,又有人送来了新的。给别人舍得,给她同样舍得。去年清明,自己要回村里扫墓,中午计划顺道去看看弟弟,大哥把刚买回来的几样蔬菜和一块鲜肉一块豆腐都让她带回去。村子里山高路远,就是手里有钱,采买也不方便。过节了,吃得要像个样子。巧芝逢人就说,自己遇着了一户好人家,主人如何如何待她好。

康喜待巧芝好,也要求家里的其他成员待巧芝好,有一次在南方工作的女婿要去看老太太,康喜叮嘱他,如果准备给奶奶钱,也要给保姆一点。远在昆明的堂弟回老家来看大妈,康喜也以同样的话叮嘱他,女婿和堂弟后来都按他的吩咐做了,每人给了巧芝一个三百元的红包。

巧芝兄弟姐妹多,母亲下世早,一天书都没有读过。出嫁前的全部责任就是拉扯弟弟妹妹,照顾生病的父亲,十二岁的时候挑一担水就可以健步如飞。做饭缝补等各样家务活儿件件拿得起放得下,是村子里人人都夸的好姑娘。自从嫁了挖煤的丈夫,小日子才有所改观,只是丈夫常年待在井下,得了煤吸肺,只活了六十六岁就走了。

洗衣机里晾出去甩干了的衣服和褥单,巧芝给烧着土暖气的火炉加了煤,嘱咐康喜说,大娘早上的药我已经给她吃过,尿不湿也换过了,十点多钟的时候,你给她喝一点水。

康喜说,我有出租车师傅的电话,让他过来接你。